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1期

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2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颅内出血多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严重者多留有后遗症。我科于1996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2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2临床表现入院病程:~1天6例,~2天8例,2天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颅内出血多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严重者多留有后遗症。我科于1996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2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2例,女8例。年龄:~1天2例,~3天2例,28~113天16例,母乳喂养18例,混合喂养2例。城市3例,农村17例。发病前患腹泻病10例,上感1例,肝炎综合征1例,黄疸8例。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无外伤史。

    1.2 临床表现 入院病程:~1天6例,~2天8例,>2天6例。主要有现:发热1例,呕吐、烦躁10例,惊厥或意识障碍11例,前囟紧张10例,两眼凝视、瞳孔不等大及呼吸节律不齐8例,呻吟不安5例,面色苍白18例,阵发性口周紫绀1例。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8例。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延长,≥70s6例,40~70s10例,10~40s4例。头颅CT:硬膜下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实质出血4例,桥脑及延髓区出血1例,硬膜下和脑实质出血4例,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出血1例。脑疝7例。2例腰穿:1例为血性脑脊液,1例正常。血红蛋白40g/L1例,60~90g/L16例,100~120g/L3例(系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入院后均立即静注维生素K 1 5~10mg,3~5天14例输新鲜血或少浆血1~3次,降颅压、镇静止惊以及地塞米松、纳洛酮等。3例硬膜下出血采用7号注射针经前囟侧角或人字缝穿刺,缓慢抽吸淤血,例1,1次,40ml;例2,2次,第1次18ml,第2次1ml;例3,2次,第1次13ml,第2次12ml。1例脑室质出血行微创钻颅引流术。入院第3日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5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研究所制造YLC0.5/I型单人高压氧舱),每 日1次,一疗程10次,计1~5个疗程。结果:治愈12例,随访1~6年9例,智力低下1例。好转5例,但其家长顾虑后遗症自动出院,其中死亡4例,脑瘫1例(系例3)。死亡3例。

    3 讨论

    本病的病因是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羟化过程需要一种依赖维生素K的羟化酶参加,缺乏维生素K,上述4种凝血因子只能是无功能的蛋白质,不能参与凝血过程而致出血。纯母乳喂养儿、长期腹泻、应用过抗生素、肝炎综合征、胆道畸形等均可因肠道合成吸收维生素K障碍,易致维生素K缺乏而致病。本病早期诊断是关键,对3~4个月内婴儿,进行性贫血,突然烦躁、哭吵、抽搐等,应及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并做头颅CT。一经确诊,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 1 ,输新鲜血或血浆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贫血。有颅内高压、脑疝形成者应降颅内压、镇静止惊等。硬膜下出血应及时穿刺引流,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同时给予高压氧舱等综合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本病重在预防,应加强母乳喂养的营养指导,提倡群体预防:新生儿生后第1天肌注维生素K 1 1mg,以后每10天口服1次维生素K 1 2.5mg至3个月,有感染时临时补充1次,乳母应适量进食绿叶蔬菜及水果。对长期慢性腹泻及患有胆道畸形、婴儿肝炎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婴儿应注射维生素K 1 5mg,每3~4周1次。

    作者单位:364000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儿科

    (收稿日期:2004-07-13)

    (编辑小 石)

作者: 黄炳暖 曹锦强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