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干扰素与肝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与肝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方法将61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和肝素治疗,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肺部哮鸣音及湿音、缩短住院时间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与肝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 方法  将61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和肝素治疗,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 结果  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肺部哮鸣音及湿音、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干扰素与肝素治疗小儿毛支,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毛支的主要药物。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干扰素 肝素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尤以6个月内最多,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主要表现为骤发喘憋,有明显的呼吸道梗阻现象,是儿科常见急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本文用干扰素与肝素治疗31例毛支患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2年12月~2003年3月我科收治确诊的61例毛支患儿,全部病例均符合有关毛支的诊断标准 [1] ,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及中度以上贫血、严重佝偻病,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两组年龄为45~13个月,其中治疗组平均年龄为(6.27±3.28)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43±3.22)个月。治疗组中20例体温在37.5℃~39℃;对照组中有18例体温在37.8℃~38.5℃。两组均为急性起病,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伴喘憋、呼吸心跳加快、三凹征等。肺部有哮鸣音、中细湿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阻塞性肺气肿,部分肺部有点片状阴影,肺不张。入院前病程为1~5天。两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凡列入研究观察病例应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体温、脉搏、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及肺部体征变化。两组病例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镇静及解痉平喘。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和肝素治疗,用法为干扰素剂量5~10mg/(kg·次),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肝素剂量50μg/(kg·d)加入生理盐水20ml液中静脉滴入,每天1次,连用3~5天;对照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病毒唑,剂量为10~15mg/(kg·d)静脉滴入,连用3~5天。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均做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检查。
    
  1.3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7天内咳嗽喘憋消失,气促缓解(呼吸频率<40次/min),心率正常(<120次/min),肺部哮鸣音及湿音消失;好转:治疗7天内咳嗽喘憋减少,气促缓解,心率减慢(<10%),肺部哮鸣音及湿音减少;无效:治疗7天以上症状及体征均无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采用χ 2 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间治愈率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74.19%;对照组治愈率33.33%。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 2 =8.67,P<0.01),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略)
    
  2.2 两组间主要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 见表2。两组咳嗽消失、气促缓解、心率正常、肺部哮鸣音及湿音消失、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2 两组的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略)
    
  3 讨论
    
  毛支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此外人类3型流感病毒、某些腺病毒及支原体等亦可引起本病。由于该年龄段支气管解剖特点,支气管及肺泡处于生长发育的薄弱时期,其管腔微小,病毒感染后,细小的管腔易因黏性分泌物增多、管壁炎性浸润水肿及平滑肌收缩而发生梗阻。病变主要侵犯直径75~300μm的细支气管、肺泡及间质,是喘憋性肺炎的一种类型 [2] 。而部分肺炎急性期存在血小板升高现象,并可能聚集 [3] 。病毒感染后导致气道黏膜上皮破坏,影响其完整性,增加其通透性 [4] ;而毛支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与高水平的CD 8 诱导的免疫抑制有关 [5] ,其IL-4、IL-5、IL-6、T-IgE均升高 [6] ,主要由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干扰素是正常人体体液中存在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低分子蛋白质,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对RNA和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它是抗病毒感染中最重要的淋巴因子之一,除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外,还有启动免疫反应和NK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等作用。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免疫蛋白的合成,诱导自身干扰素的产生,从而避免或减少特异性IgE,防止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它主要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蛋白的翻译及病毒颗粒的装配,可激活巨噬细胞及NK细胞,并增强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而起作用 [7] 。当婴儿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制造干扰素的能力下降,内源性干扰素不足,必须加用外源性干扰素,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肝素治疗主要通过抗炎、抗过敏等非抗凝生物活性,降低血液黏度,防止微血栓形成,消除微循环障碍,增加气体交换能力,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发挥其水解黏稠分泌物的作用,稀释痰液,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肝素通过中和多种致炎因子,与纤维结合蛋白相结合,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对异物或病原体的吞噬,吞饮作用及分解消化异物能力,抑制病毒对细胞的吸附、渗入和增殖,灭活多种毒素,减轻全身及局部的Shwartzman反应,抑制中性多核白细胞的激活,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组织损伤 [8] ;还可加速动员淋巴细胞,并诱导产生干扰素等作用,使肺泡内巨噬细胞增多,吞噬能力提高。
   
  本文观察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与肝素治疗毛支,从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心率正常、肺部哮鸣音及湿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患儿痛苦。且临床表明,小剂量肝素操作简单,无出血倾向,无需严密的血液监测,在治疗中未发现干扰素与肝素的毒副作用,且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四病防治方案(二):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华儿科杂志,1987,25(1):47-49.
   
  2 Behzman RE K,Legman RM,Arvin AM,et al.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16th ed.Phladelphia:WB Saunders Co,2000,1285-1287.
   
  3 祝大丽,赵琳,谢怀平,等.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血小板参数测定的意义.临床儿科杂志,2002,20(3):141,160.
   
  4 岳丽杰,付文永.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远期随访观察.中华儿科杂志,1990,28(2):82-84.
   
  5 李敏,王运芳.小剂量α-干扰素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哮喘患病率的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02,20(3):173-174.
   
  6 符州,李成荣,杨锡强,等.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细胞因子异常与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8,18(1):57.
   
  7 曾器昭,许赛芳.干扰素剂量和用药方法的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疗效的影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6,11(1):3.
   
  8 黄寿吾,王鸿利.肝素临床应用.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4:6-16.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20180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儿科

作者: 黄晓华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