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新生儿气急、青紫、肝大1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68,一般情况差,反应差,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发青发灰,口唇及四肢末端紫绀。入院诊断:新生儿肺炎,心力衰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6℃,考虑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心力衰竭。新生儿肺炎不以湿口罗音为诊断依据,心脏杂音与肺炎缺氧动脉导管开放有关。...

点击显示 收起

  实习医师(汇报病历):患儿,男,11天,为G 1 P 1 ,足月因宫内窘迫而剖宫产,生后无窒息。因“皮肤黄染6天,阵发性青紫1天,持续青紫半天”于2004年7月28日入院。6天来皮肤黄染逐渐加重,1天来患儿阵发性青紫,不动少吃,呼吸急促,偶有呛咳。半天来持续青紫不能缓解,持续喘憋伴有呻吟。入院查体:T37.6℃,P156次/min,R70次/min,Wt3.9kg,经皮SaO 2 0.60~0.68,一般情况差,反应差,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发青发灰,口唇及四肢末端紫绀。呼吸急促,吸气凹陷,呼气性呻吟,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 口 罗 音。心律规则,心音尚有力,胸骨左上缘闻2/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不胀,肝脏右肋下5cm,剑突下6cm,表面平滑,质地韧,脾脏右肋下2cm,质地偏韧。四肢肌张力减低,刺激足底无哭声,拥抱反射、觅食反射均不能引出。总胆红素321.5mmol/L,间接胆红素309.8mmol/L。入院诊断:新生儿肺炎,心力衰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奥格门汀抗感染、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以及蓝光照射等治疗20h。患儿仍呼吸急促、呻吟,口唇、甲床青紫,肤色发青发灰持续无改善,经皮SaO 2 0.60~0.70。
   
  住院医师(甲):患儿有黄疸肝大、呼吸困难、呻吟、肋下凹陷、心率增快,入院后测4次体温,3次为37.5℃~37.6℃,考虑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心力衰竭。有针挑口腔黏膜史,黄疸逐渐加重、肝大,本例患儿不排除败血症可能。应用强心剂后肝脏无回缩,支持败血症诊断。新生儿肺炎不以湿 口 罗 音为诊断依据,心脏杂音与肺炎缺氧动脉导管开放有关。治疗时间不足24h,抗生素尚未发挥作用,建议加强支持疗法。
   
  主治医师(甲):此患儿最突出的特点是逐渐加重的紫绀,吸氧无改善。紫绀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遇到新生儿紫绀,应首先鉴别周围性还是中心性 [1~2] 。前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通过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流速度减慢,组织耗氧量增加,致局部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动脉SaO 2 和PaO 2 正常。紫绀部位多见于四肢末梢(指趾),无黏膜(球结膜、口唇、口腔黏膜)紫绀。本例病儿有黏膜紫绀,SaO 2 明显下降,临床症状严重,可判断是中心性紫绀。下一步则要鉴别,是心源性的、肺源性的还是血液疾病引起的(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 。由于SaO 2 明显下降,后者可以排除。现在主要的是心源性紫绀与肺源性紫绀的鉴别,一般来说,肺部病变所致紫绀程度较轻,吸气凹陷、鼻翼煽动、呼气性呻吟程度重,且吸氧后紫绀减轻或消失,SaO 2 回升 [2~3] 。仔细观察此患儿就会发现,紫绀程度重而吸气凹陷、呼气呻吟轻、无鼻翼煽动,吸氧后紫绀无减轻,SaO 2 无回升,综合考虑应为心源性紫绀。笔者查阅了产科病历,患儿出生时体重4.15kg,11天时体重3.90kg,降低了250g。再看喂养情况,患儿系母乳喂养,从生后吃奶时多汗,每次喂奶需时间较长,据此可判断有心功能不全,入院前1天发生急性心功能衰竭。患儿有明显紫绀、心脏杂音、心力衰竭,应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2] 。心脏彩超检查可明确诊断。该患儿是否做了心脏彩超检查?
   
  住院医师(乙):在向家长讲明心脏彩超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征得家长充分理解并签署协议后,带患儿吸着氧气行彩超检查,彩超室工作人员第一印象是单心室,后经进一步检查诊断报告是: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请主任谈谈该病特点和治疗。
   
  副主任医师(甲):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国外报道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虽然少见,但在生后1周内死亡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约占25%。
   
  本综合征属左心梗阻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另外3种是重症主动脉瓣狭窄、婴儿型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后者我院8年前曾尸解1例 [4] )。本病临床特点是发病早而突然,进展迅速,多于2周内死亡,平均死亡年龄为8天。患儿多为足月产,出生体重正常,出生即刻无症状,多于生后2~10天突然气急、紫绀,1~2天内急症入院,有明显心力衰竭表现(如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肺部多水泡音、肝脏显著增大、可伴水肿)。半数患儿有心源性休克表现(面色青灰、肢端发凉、皮肤花纹、反应低下、体温不升等)。多数在胸骨左缘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内科治疗无效均于入院后1~3天内因紫绀加重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1] 。本患儿符合此诊断,随时有生命 危险,应向家长严肃告知。
   
  主治医师(乙):将病情向家长说明,家长决定不再用贵重药品,仅维持生命体征。患儿于入院后28h死亡。征得家长同意,于死后16h行尸体解剖。解剖结果及病理报告结果请病理科主任介绍。
   
  副主任医师(病理科主任):患儿身长52cm,肤色青灰,口唇甲床紫绀,背、臀部可见尸斑。心血管:由心脏发出一较粗动脉干,1/2周长25mm,出心脏8mm处动脉干背部发出左右肺动脉,双肺动脉相距6mm,粗细相等,1/2周长5mm,随后像正常主动脉弓一样,发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向下延续为降主动脉,无动脉导管。心脏的前面为增大的心室。心脏的后上为左右心房,上、下腔静脉,肺静脉回流无异常。将心脏从前面剖开,可见其流入道经三尖瓣通向右心室,流出道即是动脉干,动脉干有3个松软的瓣叶。心室腔内无残余室间隔,无左心室及其流入道和流出道。左右心房相通,双肺瘀血,肝脏瘀血肿大,脾、肾均瘀血肿大,双肾表面凸凹不平疑多囊肾。组织切片:肺脏:血管扩张、瘀血;肝脏:肝小叶结构大致正常,小叶中央静脉高度扩张;脾脏:脾瘀血,部分红细胞外渗;肾脏:新生儿大致正常肾结构。病理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永存(共同)动脉干(Ⅱ型),单心室B型,房间隔缺损,肺瘀血,肝瘀血肿大,脾、肾瘀血。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主任医师:本例患儿是两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同时存在,临床罕见。心脏彩超未能明确诊断,与超声经验不足、病情危重检查时间短有关。
   
  永存动脉干,又称共同动脉干,也有称为动脉总干。系指主、肺动脉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能完全分隔开,自心脏发出的主动脉为单一的一支动脉干,在解剖学上亦不见肺动脉出自右室的痕迹。一般认为占先心病的1%~3%。1946年Collett RW和Ed-wards JE将永存动脉干分为4个类型:Ⅰ型:单一的一个肺动脉干起源于永存动脉干上(此型占48%);Ⅱ型:左右肺动脉很靠近而又分别起源于永存动脉干的背侧面(此型占29%);Ⅲ型:1支或2支肺动脉分别起源于永存动脉干的两侧(此型占11%);Ⅳ型:永存动脉干上无肺动脉起源,肺动脉及动脉导管缺如,肺循环血流由总干上的支气管动脉供血(此型占12%)。显然,此患儿为第Ⅱ型。由于体循环血同时灌注进入相对低阻力的肺脏,故肺血量很高,多数患儿在新生儿期、婴儿早期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永存动脉干患儿常合并心内外其他畸形,其中伴右位主动脉弓27%~33%,伴房间隔缺损20%,伴主动脉弓中断近20%,伴三尖瓣闭锁、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单心室亦有少量报道。患儿症状出现的早晚和严重程度,取决于肺小动脉阻力的高低及合并畸形的复杂程度。早期常是喂奶困难,可逐渐出现心力衰竭的全部表现。其自然经过及预后不佳,50%患儿在生后1个月内死亡,30%可生存3个月。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力衰竭和治疗感染,最根本的治疗是早期手术矫正。早年的手术死亡率高达56%~73%,近年来趋向于在婴儿期进行手术矫正。1984年,Ebert PA等报道对77例6个月以内的本病患儿行矫正手术,死亡率只有9%,其远期效果,据Mc Goon DC等报道,术后1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83%和75% [1,5] 。
   
  单心室是指心脏只有一个心室腔,同时接受两个心房血液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先心病的1.5%~3.0%,男女之比为2~4∶1。分类方法之一是Van Praagh分类方法:A型:缺乏右心室窦(即右室流入道),单心室腔是左心室结构(此型占78%);B型:缺乏左心室窦(即左室流入道),单心室腔是右心室结构(此型占5%);C型:左右心室窦未分,缺乏室间隔或仅有残余室间隔组织(此型占7%);D型:左右心室窦都缺乏,只有漏斗部存留,也称原始心室(此型占10%)。显然,此患儿为B型单心室。单心室的病理生理、症状、预后、转归,均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和是否合并畸形,特别是其病理类型与其合并的畸形导致的肺血管的阻力高低。肺血管阻力高,肺血流量减少,回左房血流量减少,单心室内氧合血减少,缺氧紫绀明显。反之肺血管阻力低,肺血流量增多,回左房血多,单心室腔容量负荷增大,紫绀较轻,但心力衰竭重。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姑息性手术或根治性手术。通常,凡肺血少(如伴肺动脉发育不良或严重肺动脉瓣狭窄)者,应先做心外体、肺循环分流术(Blalock分流术),可提高血氧含量,促进肺动脉发育,以便今后行Fontan手术。对肺血多常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内科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者,应先做肺动脉缩带术(肺动脉环扎术),减少肺血流量,保护肺血管,以便今后做心室分隔术(室间隔重建术)。对于年龄大于5~6岁,心室腔足够大可考虑实施心室分隔术,根治的手术还有改良的Fontan手术,对肺动脉阻力正常的单心室患者效果好。一般来说,改良的Fontan手术效果比心室分隔术好,后者手术死亡率接近50%。但Fontan手术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1,5] 。
   
  本例患儿永存动脉干(Ⅱ型)合并单心室(B型),根据以上介绍和此例患儿的转归,可判断出主要是永存动脉干影响了其预后。患儿体循环血同时灌注了低阻力的肺循环,肺血流量增多明显,肺静脉血回流入左心房,又经缺损的房间隔入右心房,与回流至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血混合经三尖瓣流入单心室,心室容量负荷过重,而于生后不久即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缺氧致肺小动脉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加,肺血流量减少,回流入左心房的氧合血减少,PaO 2 更加下降,紫绀明显而持续。
   
  心功能不全早期,肺瘀血,间质水肿,机体调节使肺淋巴回流增加,此时肺泡尚未水肿,换气功能正常,缺氧引起呼吸深、快。病情加重,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逐渐转为浅、快。病情进一步加重,肺泡瘀血、水肿、渗出,肺泡表面有液体、蛋白质,肺泡壁增厚,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出现肋下凹陷、呻吟、紫绀加重 [6] 。需要强调的是,呼吸增快、吸气凹陷、鼻翼煽动、呼气呻吟、呼吸节律改变等表现,除见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外,还可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紊乱 [6] 。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也不同。鉴别需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体格检查、比较各种体征的轻重,还要动态观察各种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及在病情进展中的演变,判断以哪一组体征为主,定位疾病在哪个系统。应争取条件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本例患儿心脏彩超虽与尸解结果不符,但也明确了系先天性心脏病引起心力衰竭的诊断。根据吸氧后紫绀是否改善鉴别心肺疾病,并非完全可靠 [2,5] 。总的说来,青紫患儿吸纯氧15min如PaO 2 超过20kPa(150mmHg),应考虑肺部疾病 [5] ,或吸纯氧后,PaO 2 升至33.25kPa(250mmHg)以上,可除外任何原因引起的右向左分流 [2] 。现在i-STAT便携式血气分析仪的引进,使NICU随时用微量血检测PaO 2 成为可能,NICU的工作将会有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惠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873-1099.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3-234.
   
  3 李晏真.实用新生儿症状鉴别诊断.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32.
   
  4 高建生,姜春萍.新生儿呼吸困难、双肺湿 口 罗 音、肝脾大.新医学,1999,30(1):38.
   
  5 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32-507.
   
  6 许植之,陈自励.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92-108.
   
  (编辑海 天)

  作者单位:276100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作者: 高建生 姜春萍 李培文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