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45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静脉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10天。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退热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静脉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10天。 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退热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大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为各种病毒或细菌,或为混合感染。中药痰热清注射液为新谊医药集团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其治疗成人疾病的疗效已有诸多报道,被很多医家肯定和推崇。我科从2004年3月~2005年3月开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6.87±2.98)岁;病程最长4天,最短4h;对照组选取性别、年龄、发病病程、临床症状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的45例患儿,所有患者均依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确诊为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1.2 方法 治疗组(45例):5%GS250ml+痰热清注射液(10ml/支)0.3~0.5ml/(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45例):5%GS250ml+双黄连注射液(0.6g/支)6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上两组液体滴速控制在0.3~1.0ml/min。两组疗程均为7~10天。其他支持疗法两组类同。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依据1993年版《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痊愈: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X线胸片提示实变影全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胸片提示实变影明显吸收消散;好转:症状、体征有改善,X线胸片提示实变影未完全吸收;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X线胸片提示实变影未改善。临床痊愈与显效计算总有效率。
   
  2.2 两组总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总疗效比较 (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2.3 两组退热、止咳时间比较 见表2,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退热P<0.01,止咳P<0.05)。
  表2 两组发热、咳嗽症状消除开始时间 (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 P<0.05
    
  2.4 不良反应 本次观察中治疗组有2例患儿大便呈稀糊状,2~3次/d,量中等。未经特殊处理,疗程结束后自行好转,1周后随访均恢复正常;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变态反应,表现为寒战,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静推,休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大多数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之后,以病毒感染为主,部分为细菌所致。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7~10天常可自愈,也有2~3周甚至更长时间者。通常治疗方法是用抗生素加止咳药,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对细菌也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而减效,且抗生素毒副作用较大,单用止咳除痰药效果并不理想。急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学“咳嗽”病范畴,认为本病为风温外袭所致。临床表现热、咳、痰等一派肺卫(胃)热盛之象;风温外袭、痰热内蕴、肺卫(胃)有热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治宜疏风解表,止咳化痰。痰热清注射液正是针对小儿肺热痰蕴而设,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镇惊功效。方中熊胆粉为君药,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化痰解痉,《本草纲目》认为其“退热清心、平肝明目,主治时气热盛等症”;《本草从新》认为其能“凉心平肝”,“实热则立,虚家当戒”。本方取其清热、解毒、化痰作用,以治痰热,兼取其平肝解痉作用以防热极生风。山羊角味咸、性寒,在临床上作为羚羊角的替代品。《中药大辞典》称其具有清热、镇惊、明目、解毒等功效,而本方以山羊角为臣,以加强退热、解毒、镇惊之功。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宣肺解表,治“身肿热痛”。黄芩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疗热痰、胃中热”。本品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之火,以上二药共为佐药,以助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功。连翘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疏风散结,有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能解肌透表,清热逐风,又为治风热之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本品以清热宣透之功,兼以引药入肺之力而为使。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化痰镇惊之功效。临床研究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和抗惊厥等功效。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具有明显的疗效。治疗组发热及咳嗽表现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退热时间优于对照组,止咳时间与对照组相当。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和抗惊厥等功效,且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退热、止咳作用较双黄连注射液为优。本次观察中治疗组有2例患儿大便变稀,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总体来说,该药有较强的退热、止咳化痰等作用,全身症状改善较快,不需试敏,具有毒副作用轻、安全、方便等优点,值得儿科临床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编辑新 竹)

  作者单位:430061湖北省中医院儿科
   
          湖北中医学院

作者: 张雪荣 李云海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