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关系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RAP)与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1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应用纤维胃镜、B型超声显像、X线造影、脑电图等检查。结果本组RAP患儿118例,功能性RAP43例(36。器质性RAP75例(6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RAP)与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  对11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应用纤维胃镜、B型超声显像、X线造影、脑电图等检查。结果  本组RAP患儿118例,功能性RAP 43例(36.4%)中,肠痉挛27例、便秘4例、肠易激综合征12例。器质性RAP 75例(63.6%)中,胃窦炎及十二指肠炎37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4例、肠虫症8例、胆石症4例、腹型癫痫2例。结论  儿童消化系统的RAP中,器质性RAP并不少见,以消化性溃疡及炎症最常见,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小儿;再发性腹痛;消化系统疾病
  
    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是小儿常见的症状突出、体征模糊、病因隐匿的腹部综合征,以持续数月以上的腹痛为特点,使家长和患儿精神紧张及焦虑,并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再发性腹痛临床上分功能性和器质性,长期腹痛治疗效果不佳,令临床医师棘手,本文收集消化系统疾病所致RAP 118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0~2004年儿科消化门诊RAP 118例,男67例,女51例,发病年龄1~14岁,病程>3个月。临床症状:腹痛为首发症状,反复发作。伴随症状有腹胀、恶心、反酸、呃逆、厌食、便秘、黑便及排蛔虫。

  1.2  方法  胃肠钡餐造影37例;纤维胃镜检查52例;腹部B型超声检查83例;脑电图22例;大便潜血及虫卵检查95例。

  1.3  诊断标准[1]  (1)腹痛病程>3个月;(2)疼痛为非特异性间断发作,很少表现为绞痛;(3)疼痛部位多在脐周、上腹或无固定范围,可有脐周压痛;(4)可伴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2  结果

  RAP疾病与年龄的关系见表1。消化系统疾病所致的RAP的发病年龄可始于婴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病程较长,长期反复发作。功能性RAP发病年龄较小,多在5岁以下,病程相对较短,3~6个月。器质性RAP发病年龄较大,病程多在6个月以上。功能性RAP与器质性RAP发病如表1显示,功能性RAP 43例,占36.4%;器质性RAP 75例,占63.6%。提示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所致的RAP多为器质性,消化性溃疡及炎症发病率较高。表1  小儿RAP与年龄、病程的关系  (略)

  3  讨论

  小儿RAP是小儿最常见的腹部综合征之一,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且病因复杂,涉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组织[2,3],本文118例RAP资料均来自消化门诊,故均为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文献报道RAP常好发于学龄期或学龄前期,5岁以前,15岁以后很少发病[3]。本文患儿发病以婴儿期,学龄期发病率最高,与文献相符。既往公认功能性RAP发病率占90%以上,而器质性RAP不足10%[4,5]。目前很多资料提出儿童RAP多由器质性疾病所致。本文表1中所见功能性RAP 43例,而器质性RAP 75例,提示儿童RAP多为器质性疾病引起[6~8],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所致。

  功能性RAP常于清晨或空腹时发作,以脐周钝痛或痉挛痛,间断发作为特点,查体无阳性体征,不经治疗可自行缓解。表1中肠痉挛27例,以婴幼儿多见,可夜间突然哭闹,手足蜷曲,哭闹随腹痛缓解而停止。体检时腹软,排便或排气后缓解。病因不清,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肠道功能不成熟或体质有关[9]。便秘4例,年龄均较小,发病原因可能与进食纤维素及喂养方法不当有关。长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易引起结肠内分泌功能失调,肠道肽分泌减少导致便秘[10]。肠易激综合征12例,均于上幼儿园或上学时发作,假期不发作,查体无阳性体征,可能是情绪紧张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肠阶段性收缩所致[11]。

  器质性RAP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疼痛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部位固定,且有压痛,可伴发热、呕吐、恶心、反酸及大便性状改变。特殊辅助检查可有阳性发现。表1中显示器质性RAP中以消化性溃疡及炎症最多见,共61例,以反复腹痛为主诉,溃疡病可有反酸、呃逆及黑便。纤维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是确诊的重要手段[12]。胆石症4例,常为长期反复腹痛经解痉及驱虫治疗无效。腹部B超显像显示胆囊壁增厚并有胆管结石。肠虫症8例,经驱虫治疗后,腹痛消失。腹型癫痫2例,腹痛发作及终止较突然,脑电图检查发现痫样放电,经抗癫痫治疗腹痛好转。

  【参考文献】

  1  王茂贵.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思维程序.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3):154.

  2  Hyams J, Hyman PE.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and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medical practice. J Pediatr,1998,133:473-478.

  3  Pearl RH, Irish MS, Caty MG, et al. The approach to common abdominal diagnosi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Pediatr Clin North Am,1998,45:1287-1326.

  4  张澍.现代儿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81.

  5  谭汉君.以再发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全身性疾病.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50-151.

  6  唐伟国,蒯华,顾红英,等.小儿再发性腹痛212例纤维胃镜检查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743.

  7  刘凤霖,徐晓华.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探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1:275.

  8  程志刚,沈如惠,谢明星,等.小儿反复腹痛与慢性胃炎(附198例分析).临床儿科杂志,1998,11:257.

  9  叶礼燕.小儿肠痉挛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38-140.

  10  Thomson S, Dance CP. Symptoms of irritable bowel in school children: prevalence and psychosocial effects. J Pediatr Health Care,1996,10:280-285.

  11  陈仕姝.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和病因研究.华人消化杂志,1998,6:913-914.

  12  许春娣.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43-145.

  作者单位: 300211 天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编辑:夏  琳)

作者: 阮小玲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