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对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在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和三大对策。结果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新生儿疾病谱的改变,未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现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学......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在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和三大对策。结果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新生儿疾病谱的改变,未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现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学习和人才培训,建立规范的新生儿病房,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解决的对策。结论  只要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规范管理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科学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一定会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新生儿;医院感染;消毒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随着现代化诊治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特殊的各种生命支持手段,在使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提高的同时,随着侵入性操作的增多和抗生素广泛、长期应用和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也明显增加,已累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25%以上患儿[1]。因此,防止和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且复杂的难题。

  医院感染随医院的产生而存在,随医院的发展而变迁。美国国家医院内感染监督机构(NNIS)定义感染在住院或出院48h内出现(包括经产道获得者)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易感因素与胎龄、出生体重、侵入性操作如应用呼吸机、静脉营养。长期应用抗生素和住院时间长有关。因此,医院感染越来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993年9~10月发生在某市妇婴医院的新生儿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是感染例数最多、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新生儿感染事件,发生感染的新生儿共44例,死亡15例[2]。

  医院感染管理就是按照医院在医疗、诊断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感染等客观规律,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对医院感染现象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感染发生[3]。

  因此,为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更科学防治新生儿疾病,本文对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综述如下。

  1  现状

  1.1  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县级医院儿科无正规的新生儿病房,都是与其他患儿混住。更由于传统观念,患儿全部由家长陪伴看护,医护人员在为患儿进行检查护理时,也未完全按照院内感染管理要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因而极易导致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1.2  新生儿疾病谱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硬肿症三大主病已转向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肺炎[4]。过去住院新生儿中,感染性疾病一直居首位,现在以非感染性疾病为主,其中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后合并症和早产儿及其并发症位居前3位,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也有较大改变,过去常见的新生儿肺炎、脐炎、脓疱病、败血症已不多见,宫内感染和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有逐渐增多趋势。

  1.3  抗生素使用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  受地方经济因素和传统观念制约,应用广谱抗生素、经验性用药和预防性用药仍比较多见,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开展不够理想,由此可能导致医源性的菌群失调,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而未抑制的细菌、真菌、厌氧菌得以大量繁殖,加之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导致二重感染的发生。

  2  对策

  2.1  更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和人才培养  (1)建立有效的院内感染监测管理系统,制定感染控制计划,加强儿科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意识。(2)培训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医护人员,将儿科医生和护士送到省级儿童医院NICU进修学习。

  2.2  建立规范的新生儿病房  建立符合湖北省卫生厅医院感染管理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标准》的新生儿病房。包括:(1)制定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工作流程,并实行无陪伴制服务。(2)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设配奶室、隔离室、沐浴室、治疗室、更衣室,每婴一床。(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原则:将感染与非感染新生儿分室,病房内用空气动态消毒机定时消毒,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被服、衣物、尿布、浴巾必须经消毒处理,新生儿用物如眼药水、粉扑、沐浴液等一婴一用。工作人员入室前洗手、更衣、换鞋、戴帽。据文献报道[1],院内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经医务人员的手传播。在接触患儿前后充分洗手是减少和控制院内感染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所以,新生儿室医务人员应勤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环境卫生,可以达到尽量避免感染的发生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3  合理使用抗生素  正确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包括预防用药)。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建议选择性避免、控制或限制使用广谱头孢类抗生素或轮换(替换)使用抗生素。

  2.3.1  致病菌未明时的初始经验性治疗  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患儿的个体特征及医院当时有关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药敏资料,进行初始经验性治疗,但应力求尽早、尽快明确病原菌。

  2.3.2  病原菌明确时的抗生素选择  在应用抗生素前,正确收集合适的临床标本送培养、鉴定病原菌、确定其药敏是合理用药的最先决条件。致病菌明确后,可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达到感染部位的有效浓度来选择合理的抗生素,从而降低细菌耐药性,杜绝抗生素滥用。

  综上所述,县级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虽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但只要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规范管理程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科学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一定会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德珉,章笑梅.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81-883.

  2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1994-01-04.

  3  黄勋.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13,123-128.

  4  王晓茵,刘雅婧.11769例住院新生儿疾病构成及死亡原因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51-552.

  作者单位: 445300 湖北建始,建始县人民医院

  (编辑:夏  琳)

作者: 蒋芙花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