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6例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湿热蕴结脾胃型小儿手足口病给予清热泻脾散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服清热泻脾散治疗湿热蕴结脾胃型有效率为97。结论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湿热蕴结脾胃型小儿手足口病给予清热泻脾散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服清热泻脾散治疗湿热蕴结脾胃型有效率为97.2%。结论  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清热泻脾散;小儿手足口病;中药治疗

  小儿手足口病是指以小儿手、足、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黏膜部位出现小水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本病于1957年由Robinson首先描述并予以命名,祖国医学并无这一病症的描述,但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属于中医“痘疹”范畴辨证论治。笔者在西安市中医院实习期间,临床观察用清热泻脾散治疗本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5岁以下28例,6~12岁7例,12岁以上1例,病程均在1周以内。

  1.2  临床体征  主要表现:发病前有微热不适、流涎、食欲不振、腹痛或咽痛、咳嗽等。局部表现:疼痛性口腔炎,即在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黏膜出现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糜烂,口周红润,咽部充血,在手足部位可发生米粒大小的水疱,尤以指趾部的背面或侧面为甚。

  1.3  治疗方法  采用清热泻脾散治疗:藿香10g,生石膏(先煎)30g,防风、炒山栀、生升麻各6g,土茯苓12g,白藓皮12g,蝉衣3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3~4次口服。5岁以下儿童药量酌情减量。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参照现代中医儿科[1]。痊愈:手足及躯干部疱疹消退,口腔疱疹或溃疡愈合,黏膜光滑,无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有效:全身疱疹明显消退,体温渐趋正常,其他症状得到改善;无效:全身疱疹消退不明显,发热不退,或有合并皮肤感染及口腔感染。

  2.2  治疗结果  本组36例,其中服药5剂愈合者29例,服7剂愈合者6例,服药无效1例。痊愈31例,占86.1%;有效4例,占11.1%;无效1例,占2.8%;总有效率为97.2%。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3岁,4天前出现流涎多,拒食症状,即见口舌面上有2~3处绿豆大小溃疡点,下唇内侧及软腭见2~3处疱疹,手掌、足底及臀部均见少量疱疹,伴有发热,流涕,苔薄黄,舌偏红。西医诊断为手足口病,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复感时毒。治以清泻脾胃、疏风解毒。给予清热泻脾散加减:藿香6g,生石膏(先煎)15g,防风3g,决明子3g,炒山栀3g,生升麻6g,蝉衣2g,甘草2g。3剂后热退,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疱疹亦退。嘱再服2剂,以防复发。

  4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属5岁以下儿童夏季的多发病、常见病。本病以湿热之邪为常见病因,湿热蕴结脾胃为其主要证型。本方治以湿热蕴结脾胃为主,用寒凉降泄,本属常法,也多能短期见效。但是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脾胃虚弱,因此,需要谨辨病机,探索其治法和用药。小儿脾胃虚弱,多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以至脾胃积热内伏,复感夏令时毒温邪,内外搏结上蒸口舌,而至口舌疱疹、溃疡;脾主四肢,脾胃积热,湿热壅盛,则外及四末而为手足丘疱疹。用寒凉降泄,能取效而不能根除,是因只泄其火不祛其湿;只治其上炎不散其郁结,故难迅速痊愈。全面治疗应遵《内经》中“火郁发之”之旨,既清其热又散其郁,方为治本之计。此处散其郁正是散其湿邪留滞。
清热泻脾散是根据泻黄散加减化裁而成的方药,通过加味后的本方,师其方而不拘其古。在紧紧把握清泻脾胃之热的基础上与祛湿、疏风、解毒等治法综合运用,辨证并加减化裁,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显示了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广阔前景。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江育仁.实用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336-338.

  作者单位: 1 712046 陕西咸阳,陕西中医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

        2 710001 陕西西安,西安市中医院儿科

  (编辑:周  蕊)


 

作者: 王峰 杜婴 张敏涛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