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3期

儿科护士应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职业防护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2005年一年来我院各类传染病的统计表明,护理人员在把健康带给患儿的同时,每天也暴露于感染传染性疾病的环境之中。因此,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采取综合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是确保护理人员健康的关键。[关键词]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儿童医院,收治0~18周岁的儿童。...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2005年一年来我院各类传染病的统计表明,护理人员在把健康带给患儿的同时,每天也暴露于感染传染性疾病的环境之中。因此,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采取综合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是确保护理人员健康的关键。

    [关键词]  护理人员;传染病性疾病;自我防护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儿童医院,收治0~18周岁的儿童。每天来院检查、治疗的各类疾病的患儿约1200例次,其中包括未明确诊断或处于潜伏期的各类传染病患儿。据医院疫报统计,2005年1~12月,我院确诊的传染病患儿总数为1007例。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性质,每天近距离、多项目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执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刻有接触并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危险,病毒和细菌就像无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在优质完成护理操作任务的同时,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在患儿是否有传染性疾病或传染性不明确时,将所有在院治疗的患儿以传染病患儿对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操作规程,重视感染管理,对确保护理人员安全及预防院内交叉感染至关重要。

   临床资料

    200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各类传染病分类  见表1。表1  我院收治的各类传染病分类表1显示:各类传染病门诊确诊795例,住院212例,潜伏期最长的25天,为乙肝患儿。呼吸系统传染病占66.14%,消化系统传染病占19.96%,血液系统传染病占12.32%。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麻疹。麻疹是小儿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在疹子未出之前和感冒症状相似,当麻疹患儿打喷嚏、说话或哭叫时,病毒可随着唾液飞沫喷射出来,漂浮在空气中,如果这种含有病毒的飞沫被易感者吸入呼吸道,就会被传染上麻疹。

    患儿来院就诊时,在诊断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来回穿梭于医院的各个部门进行各项检查、治疗。护理人员无法预知这些疾病类型。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有很多危险因素,如为患儿进行输液、注射、血检验标本采集、吸痰、灌肠、换尿布及处理各种被污染的物品。另外,患儿的血液、大小便、呕吐物经常溅落在护理人员身上。如果护理人员隔离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当,均有导致护理人员感染以上疾病的危险。

    2  措施

    2.1  做好隔离措施,预防交叉感染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新建的门诊大楼宽敞舒适,基本符合功能齐全、通风良好、方便患儿诊治、满足消毒隔离要求的原则,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了相对独立的专门收治传染病的观察室。设立预诊室,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预诊室检诊工作,发现有疑似传染病的患儿,即送至隔离病室,并及时填写疫报卡。住院大楼布局合理,使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严格分离,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2  戴口罩阻断病菌飞沫传播  针对来我院诊治的患儿呼吸系统传染病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因素,医院管理部门特别强调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按要求戴口罩,特别是门、急诊护士,由于患儿流量大、人员密集、病种复杂,病菌极易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戴口罩可以阻断病菌飞沫传播,防止病原体被护理人员吸入体内导致致病的危险。口罩使用4 h应更换1次,用毕,丢入污物筒内。

    2.3  规范洗手  当预料到手要接触患儿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特别是护士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操作以减少与皮肤的接触,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接触被患儿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器械、各种废弃的培养基及标本以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后须严格洗手。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规范洗手是最基本、最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自身感染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措施,有效洗手可清除手部99%以上的各种暂时性细菌[1],可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2]。清洗时要先用流水冲洗再用适量洗手液擦洗,双手摩擦至少10 s,并覆盖所有部位,然后再用流水冲洗。洗手后用浸有含氯消毒剂的毛巾擦拭双手,由于儿科护士工作繁忙,在不方便洗手的情况下,可用快速消毒剂消毒双手。不戴手饰及留长指甲,否则手部难以消毒彻底。每月进行手的细菌监测,以检查洗手的效果。

    2.4  预防针刺伤  临床一线的护士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输液等治疗工作,对注射器使用最多,容易造成意外刺伤。目前所知的通过针刺伤传播的疾病最常见的是乙肝。因此,在进行注射、抽血、输液、输血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操作,用后的针头取、放、消毒应小心稳妥,及时处理,特别是抽血后的针头,不要将其留在操作台上或床旁桌上,也不要将其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切勿伤及自身和他人。使用后,应装入坚固不渗漏的标准锐器盒内集中处理再统一销毁。现已证明锐器盒的使用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3]。

    2.5  灌肠  在进行各种检查、手术前经常要为患儿灌肠。灌肠时,护士应穿好一次性隔离衣,戴好手套。

    2.6  吸痰  吸痰时,护士应戴口罩、手套,面部不要垂直于患儿口鼻及气道切开处,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以防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突然喷出而污染颜面。

    2.7  针头及锐器伤  针头和锐器伤是临床护士最多见的职业伤害,可因患儿不配合或操作不慎使护士皮肤被戳伤。因此,应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防止刺伤[4]。被医疗针头、手术刀、安瓿等利器损伤时,应迅速敏捷地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安尔碘彻底消毒伤口,报告感染科和保健科备案,24 h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采血进行HBV、HCV、HIV等血清标记物检测,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接受医学观察45天,复测HBV、HCV血清标记物,根据复查结果考虑是否接受相关治疗。

    2.8  消毒  病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特别是自然风的对流,能降低病室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每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并记录,每天用含氯制剂擦拭消毒床头柜、椅子;抹布专用,用后消毒,地面用含氯制剂消毒。

    2.9  医疗垃圾处理  收治疑似传染病患儿后产生的所有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均按感染性垃圾进行处理,必须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处理或接触医疗废弃物时应戴乳胶或橡胶手套,避免裸手接触废弃物,尤其是损伤性废弃物。医疗垃圾处理完毕,应立即流水洗手和消毒双手。

    2.10  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开展教育与再教育,提高护士防护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定期进行监测检查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使规范操作成为习惯,杜绝不规范操作给自身带来的隐性危险。

    2.11  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根据自身免疫水平,主动接种流感、麻疹等疫苗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所有护理人员全部接种乙肝疫苗。每年定期健康检查,如肝功能、胸部平片等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预防。

    2.12  注意膳食营养全面均衡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舒畅、乐观的情绪,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  体会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关系到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切身利益,护理人员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树立自身价值观及安全防范意识,严格遵守消毒隔离规范,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原则,建立相应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并不断地改善工作条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善于总结积累经验,使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更加完善,通过这些措施,护理人员无一例感染以上传染性疾病,达到了安全护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段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5-182.

    2  于青.实习护生临床自我保护教育的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69-770.

    3  李红梅,李文涛.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针刺伤.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7.

    4  周微,解凤莲.传染病院护士自我防护调查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004,7(10):535.

        作者单位: 215003 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编辑:陈  沁)

作者: 金建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