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漏诊1例原因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的增生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症状不典型者容易漏诊。胸部X线片:两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右下肺透光度减低,可见片状淡薄影,密度不均,边界模糊。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12。根据患儿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补充诊断:急性传染性淋......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的增生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症状不典型者容易漏诊。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咳嗽伴腹泻3天”于2005年9月7日入院。患儿2005年9月4日发热,体温在38 ℃左右,无抽搐,伴咳嗽,大便5~6次/d,稀糊状,每次量中,无黏液。在外院接受“莲必治”等治疗,症状无改善,入我院治疗。家长诉患儿2005年6月份因“肺炎”在外院住院治疗,入院时末梢血白细胞>20×109/L,出院时仍有18×109/L。体格检查:发育一般,精神欠佳,呼吸平稳,咽部充血,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平软,肝右肋下1 cm,剑突下1 cm,质软,边锐,脾肋下未触及。颜面、颈部及腹股沟散在红色斑丘疹。实验室检查:门诊血液分析WBC 35.5×109/L,GRA 15.5×109/L。胸部X线片:两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右下肺透光度减低,可见片状淡薄影,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入院后查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阴性,血培养无细菌生长。C反应蛋白正常。免疫球蛋白IgG 1.34 g/L、IgA 0.22 g/L、IgM 0.17 g/L、IgE 18.2 g/L。入院后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多次复查血液分析白细胞均在(26.9~28.4)×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12.5~18.7)×109/L,未见病理细胞,见部分幼红细胞。家长拒绝做骨髓穿刺。根据患儿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补充诊断: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2 讨论

    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症状轻微、预后良好的急性传染病[1]。以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成熟的小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为其特征,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部分病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也可在发病早期出现麻疹样或多型性红斑疹。本病缺乏全身淋巴结肿大,以2~5岁多见,一般在起病2~4周后症状与白细胞总数均见减退,预后良好。该患儿起病年龄小(3个月),随访6个月,患儿因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3次。白细胞至今未恢复正常,可能与患儿免疫力低下有关。通过本病例,临床医师在工作中遇到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异常升高,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经抗生素治疗后白细胞仍居高不下,而患儿无明显感染症状,需多注意淋巴细胞绝对值,明确诊断,不要盲目长期使用抗生素。只有白细胞改变而无症状的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患儿可不给予任何治疗,注意休息和饮食即可。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上),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21-822.


作者单位:330003 江西南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儿科

作者: 周芸,晁明霞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