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以吼喘为首发症状的婴幼儿肺结核1例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以吼喘为首发症状的婴幼儿肺结核1病历摘要患儿,男,4月25日,因咳嗽2个月,阵性吼喘1个月入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慢性支气管内膜炎。支气管灌洗液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PPD阳性(+),痰培养为正常菌群,沙眼衣原体PCR阴性,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抗体均为阴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以吼喘为首发症状的婴幼儿肺结核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4月25日,因咳嗽2个月,阵性吼喘1个月入院。2个月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单声干咳,无痰、伴流涕、鼻塞,无潮热,盗汗,无吐泻,无喘憋,在外院治疗后,咳嗽时好时坏。1个月前,患儿再次受凉后咳嗽加重,又出现阵性吼喘,喉头有痰响,稍呛奶,口吐白沫,一过性发热,静滴消炎药后,未见好转。患儿单纯母乳喂养,既往健康,已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无外伤手术史,否认结核病人接触史,家族中否认哮喘病史。查体:T 36.1 ℃,P 130次/min,R 54次/min,神志清,生长发育正常,反应尚可,皮肤未见黄染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面色欠红润,唇周微发绀,前囟平坦,张力不高,咽无充血,颈无抵抗,轻度吸气三凹征,右肺哭颤减弱,叩呈实变,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粗中湿鸣音,心律齐,腹软,肝肋下1 cm,脾未触及,辅助检查,胸CT:右肺实变伴右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功能呼吸流率环呈中度阻塞伴限制障碍,舒张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慢性支气管内膜炎。支气管灌洗液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PPD阳性(+),痰培养为正常菌群,沙眼衣原体PCR阴性,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抗体均为阴性,结核抗体、HIV抗体、乙肝标志物均为阴性,拍背吸痰后每日送检痰涂片共3次,未找到抗酸杆菌。入院诊断:迁延性肺炎,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免疫功能低下。入院后先后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孟多酯、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钠、头孢拉定、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止咳平喘,雾化祛痰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16天后,病情无好转,仍咳嗽,阵性吼喘,3次复查X线胸片:肺部病变,右下肺不张为主。追问病史,诉其家中亲戚原有肺结核,自称已愈。患儿生后与此人有接触史。再次复查纤支镜检查提示:左主支气管,右侧支气管狭窄,右中间支气管有似干酪样坏死物质。支气管灌洗液涂片找到少量抗酸杆菌,肺结核诊断明确,转入传染科,给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治疗,同时脑脊液检查正常,排除结核性脑膜炎,上述抗结核方案治疗15天后,咳喘明显减轻,好转出院,在家继续口服抗结核药治疗,2个月后随访,患儿症状体征已完全消失。

    2 讨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脏器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常见,许多国家的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在成人和年长儿均引起重视,但小婴儿发病少见,易造成漏诊。原发型肺结核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85.3%[1],当胸内淋巴结高度肿大时,可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压迫支气管分叉处可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压迫支气管使其部分阻塞时可引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嘶,压迫静脉可致胸部一侧或双侧静脉怒张。小儿肺结核病往往可找到明确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成人结核患者,多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少数经消化道传染者,产生咽部或肠道原发病灶。经皮肤或胎盘传染者少见[2]。本病例研究提示:临床上如发现患儿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吼喘、声嘶、病程长,一般情况差,经积极控制感染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时,不只想到难治的肺炎、哮喘以及支气管发育不良或畸形,同时应及时追问结核接触史,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应及时做相应的辅助检查,避免误诊,明确诊断,以免造成如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者后果。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学.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84-986.

2 薛辛东.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9-220.


作者单位:401220 重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儿科

作者: 余 霞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