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期

CT、MRI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CT、MRI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CT和MRI表现。结果在4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中,38例有阳性发现,病毒性脑膜炎病灶多位于皮层、皮层下、脑室旁脑白质内、丘脑及基底节区,CT平扫为低密度,MRI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无强化或脑回样强化。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CT、MRI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CT和MRI表现。结果 在4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中,38例有阳性发现,病毒性脑膜炎病灶多位于皮层、皮层下、脑室旁脑白质内、丘脑及基底节区,CT平扫为低密度,MRI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无强化或脑回样强化。结论 通过CT和MRI检查,有助于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CT;MRI;诊断价值

通过对46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进行CT和MRI检查,从而证实CT和MRI有助于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小儿病毒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14个月,平均6.7个月,发热39例,呕吐11例,抽搐29例,昏迷11例,肢体障碍9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症状12例,扁桃腺炎4例,消化道症状6例,全身风疹4例。脑脊液检查: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阳性1例,细胞计数增加12例。血糖正常31例,46例都为住院患者,治愈18例,好转28例,无一例死亡。

    1.2  仪器  CT扫描机采用SIEMENS SOMATOM PLUS 4型螺旋CT机及以色列EXEL 2400 elite扫描机,基线为听眶线,扫描层厚为5~10 mm,或螺旋距为1.0,造影剂为60%泛影葡胺按1.5 mg/kg体重静脉推注。磁共振采用西门子Mgenetom lmpct 1.0,T超导体,自旋回波系列。层厚为5 mm,层距为6 mm,TR/TE560 ms/15 ms,3 400 ms/90 ms,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1WI,失状面T1WI,增强扫描用静脉推注Gd-DTPA,剂量按0.2 ml/kg体重计。

    1.3  方法  46例患儿中,22例仅做CT扫描,且16例行CT增强扫描,21例仅做MRI扫描,3例做了CT及MRI检查。

    2  结果

    25例CT检查中,19例(76%)有阳性发展,2例位于颞,3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枕叶,4例脑室系统缩小,5例脑室系统扩大,1例外部性积水,12例病灶位于皮层以及皮层下,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也不清,增强扫描时,6例脑膜及试管膜下明显强化,2例脑回样强化。

    21例MRI检查中,19例有异常发现,占总数的90%,5例位于颞,2例位于额叶,5例位于顶叶,2例位于枕叶,3例位于中脑及丘脑,2例位于基底节区。1例位于外囊,5例位于侧脑室旁,2例外部性脑积水。MRI平扫呈长T1信号,边界清晰,未累计内囊,无强化7例,脑回样强化2例。

    3  讨论

    大中分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尚未明确,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脑脊液生化及影像学检查,CT及MRI检查为了解病变的部分范围及治疗效果提供了有价值得信息。

    单纯疱疹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主要经神经及三叉神经侵入脑组织,其病理改变为组织出血性坏死和胞核内由嗜酸性包涵体,病灶较广泛,常侵犯颞叶及额叶,本组单纯疱疹性脑炎2例有异常发现,1例CT表现为左侧颞叶片状的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占位效应较明显,增强扫描病变呈脑膜样强化,1例位于右侧额叶,在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

    腺病毒性脑膜炎影像特点为病变范围小,水肿较轻,常呈对称性。CT平扫常不能发现变病,增强扫描后,1例呈脑膜回强化,3例本病在MRI上有异常发现,在T3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信号均匀,无占位效应。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先天性感染性疾病,CT表现类型包括脱髓性脑病,脑软化灶,脑先天性能发育异常等,在MRI上,位于半卵圆中心长T1长T2信号灶,无强化,影像学无特异性。

    散发性脑膜炎可能于感染后获得性反应后引起脑炎,其病理改变为脑白质水肿及脱髓鞘改变,胶质细胞增长,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本组病例中,散发性脑炎占绝大多数,由于脑脊液生化及免疫检查常为阴性,故临床症状及免疫检查常为阴性,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大多数文献报道病毒性脑膜炎在发病的一周内,CT及MRI一般为无阳性改变,所以病毒性脑膜炎的CT及MRI检查应在发病一周后进行,CT平扫显示脑室旁脑白质内及脑皮层,皮层下片状的密度灶,可以呈多灶性,常不对称。边界不清晰,由于脑白质的水肿,脑室系统受压,变小,临床上可出现头痛、呕吐等颇高压症状,脑室小可能为唯一的CT表现,增强扫描后,多数病灶无强化,少数病灶为脑回样强化,脑膜样强化,MRI对脑水肿较CT敏感,能发现CT无法现实的如后颅窝的病变,颞叶病变,在T1WT呈低T2WI呈高信号。

    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如果病灶有坏死,周围水肿明显,占位效应较显著时,应与脑肿瘤相鉴别,病前常有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起病急,脑积液检查蛋白质轻度增高,影像学检查病灶呈多灶位于双侧脑室旁脑白质水肿。

 


作者单位:410081 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医院放射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