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3期

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腹泻。婴幼儿。穴位封闭婴幼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讨论通过了分类法,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腹泻;婴幼儿;穴位封闭

婴幼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以轮状病毒感染居多。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讨论通过了分类法,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根据全国各地统计,婴幼儿腹泻约占总住院人数的12%~24%,农村发病高于城市。遇有治疗不及时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肠道外感染等情况,仍有死亡。一般医院病死率已降至约1%。笔者在临床治疗此病中观察到,用山莨菪碱(654-2)足三里穴位封闭配合黄连素口服,效果较为满意,现将59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9例患儿中,年龄2~6个月者14例,7个月~3岁者45例。发病时间在2天以上,排便次数每日4次以上。

    1.2  诊断  患儿以水样便为主,带有不消化的奶瓣或食物残渣。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5 ℃~38.5 ℃),腹胀,哭闹,轻度呕吐,精神差。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未见或偶见,无巨噬细胞。

    1.3  治疗方法  654-2注射液0.2~0.4 mg/(kg·d),将一次量均分,分别注射于双侧足三里穴,重者每日2次。6个月以内患儿每日总量不超过5 mg。疗程1~4天。对于脱水严重者另给予补液处理。口服黄连素(常规用量)及对症处理。

    2  结果

    显效38例,治疗3日后大便次数减为每日1次,成形,其他症状消失。有效18例,治疗3日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性状转为糊状或成形,其他症状好转。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

    用654-2治疗期间,少数患儿出现面色潮红,约在用药1~2 h后自行消失。也有少数患儿有轻度烦躁,一般不需处理亦可自行消失。个别烦躁稍重者,用少量镇静剂即转安静。

    3  讨论

    654-2治疗腹泻的药理作用:(1)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使分泌的IgA增高而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以控制肠道感染。(2)可改善肠微循环,促使肠壁炎症水肿消散,以修复受损的肠黏膜,恢复其正常功能。(3)通过调节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的含量,抑制肠系统,使钠、氯的重吸收功能增强,从而改善肠-全身循环。(4)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减慢肠蠕动而达到解痉作用。由于654-2具有以上作用,所以治疗婴幼儿腹泻收到良好效果。

    足三里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脾胃互为表里,针刺该穴可调解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健脾和胃,而达到止泻目的。用654-2足三里穴位封闭疗法,可收到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以增强疗效。

    小儿脏腑柔嫩,脾胃薄弱,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完善,因病原体直接侵袭作用,使肠黏膜发生炎症、充血、水肿、渗出,影响水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腹泻。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止泻。经临床观察黄连素还具有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抗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可增加肠道对水的重吸收。二药合用,肠黏膜保护剂将病原体吸附并固定,有利于黄连素发挥药理作用,联合用药,药效增强,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缩短病程。

    654-2足三里穴位封闭配合黄连素治疗婴幼儿腹泻,在整体上起到清热解毒,健脾祛湿,调理胃肠功能,防止肠道并发症的作用。同时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避免了因不适当使用抗生素而致小儿肠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加重腹泻的不良反应

    (本文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841400 新疆,博湖县人民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