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儿童艾滋病6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儿童。艾滋病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的广泛蔓延,儿童艾滋病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其潜伏期短、进展快,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机会性感染发病率高,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认识。现将布拖县医院6例儿童艾滋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儿童;艾滋病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的广泛蔓延,儿童艾滋病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其潜伏期短、进展快,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机会性感染发病率高,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认识。现将布拖县医院6例儿童艾滋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儿均为农村彝族;男4例,女2例;年龄5岁2例,2 岁、7岁、8岁、12岁各1例。

  1.2 家庭、分娩、喂养情况 6例患儿中艾滋孤儿4例,其中因吸毒双亲死亡3例,单亲(父)死亡1例。3例HIV阳性母亲经阴道自然分娩和采取母乳喂养,无输血史。另3例孤儿情况不详,寄养亲戚否认患儿有输血史。

  1.3 临床症状及体征 反复呼吸道感染5例,反复间断发热3例(其中1例反复间断发热1年以上)、慢性腹泻5例、淋巴结肿大2例、肝脾肿大2例、口腔念珠菌感染(3次以上)2例、慢性中耳炎2例、 皮肤黄染1例、痰中带血1例。

  1.4 生长发育情况 本组6例患儿中有5例身高及体重(表1)根据标准差计分法(SDS)均在-2个标准差以外[1]。

  1.5 实验室检查 6例患儿用雅培DetermineHIV1/2快速检测试剂检测阳性,经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印迹法确认。6例HIV患儿白总为(4.4~18.7)×109/L;其中 Hb<80 g/L 2例;CD4+T细胞数509~379/mm3 3例,CD8+T细胞数>2 000 3例(有3例未做CD4+T细胞数检查)。乙肝HBsAg、HBeAg阳性1例;肝功能ALT 63 u/L,AST 66.4 u/L,白蛋白21 g/L,球蛋白49.4 g/L,A/G 0.4倒置1例。X线胸片示肺炎改变2例,肺结核1例;尿常规潜血(+),尿胆原(++)1例。表1 6例艾滋病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情况

  1.6 治疗转归 6例患儿未做艾滋病治疗。分别予相应抗结核、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出院。3例回家后失访,3例孤儿进行随访监测。

  2 讨论

  儿童HIV感染的主要方式为母婴传播。据文献报道显示[2],HIV新发感染者中,女性比例逐渐上升,由母婴传播造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也逐渐增加。本组6例患儿中3例HIV阳性母亲有明确阴道分娩和母乳喂养史,无输血史,母婴传播明确。另外3例患儿父母吸毒双亡,虽然分娩及喂养情况不详,无确切证据,但也不能排除母婴传播。提示对存在潜在危险因素的孕妇要常规进行艾滋病检测,如果胎儿出生前已明确存在艾滋病毒感染的危险,可在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终止妊娠或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所有HIV抗体检测为阳性的孕妇,都必须接受抗逆转录病毒(ARV)治疗以减少垂直传播和提高母亲的健康,并尽量动员到医院分娩,以便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对所生婴儿应建议终止母乳喂养,给予人工喂养,避免混合喂养,因混合喂养导致感染的危险高于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出现偏离正常生长曲线的生长停滞、营养不良、和消耗综合征,是儿童艾滋病的临床特征。该6例HIV患儿符合这一特征。除有生长发育迟缓和中至重度营养不良外,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机会性感染发病率高。本组1例结核患儿因反复间断发热、咳嗽,曾经多次诊断为肺炎。其原因是在临床中, HIV感染的早期,CD4+T细胞数无明显减少,此时的影像表现与没有感染HIV儿童的临床表现基本一样,症状和体征类似急性肺炎,胸部影像学表现非特异性,无肺门淋巴结肿大,因此常导致误诊。由此看出应加强临床工作者对儿童艾滋病的认识,重视影响感染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来自HIV高流行区或高危人群家庭的患儿,有反复发热、咳嗽、腹泻而治疗效果差以及消瘦明显,发育迟缓等症状应及时检查HIV。对艾滋病患儿当肺内出现病变时应想到肺结核的可能。

  本组6例患儿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中国的儿童艾滋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儿童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研究几乎还是空白[3],对HIV儿童来说,目前在中国能得到的儿童剂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品种有限[3]。而服药依从性差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是导致儿童拒绝服药和治疗失败的原因。做好儿童依从性教育,进行密切监测CD4+T细胞数和病毒载量,是治疗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和ARV治疗成功的保证。对儿童艾滋病虽然目前已经有了一些防范和治疗的方法,但是落实这些方法的可操作性尚不完善,有待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26.

  2 邱琦,王临红,方利文,等.某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培训资源投入与利用.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9):2072.

  3 李在村,赵燕窦,智惠,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8):619-620.

  

作者: 刘西玉,唐方能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