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镇痛泵技术抑制引产手术中疼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硬外麻插管安放镇痛泵对抑制引产术中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计划外怀孕,孕4~7个月要求终止妊娠,无引产禁忌证和硬外麻手术禁忌证的孕妇,对于镇痛组对象采取自愿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镇痛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镇痛组(除1例因术中镇痛泵脱落效果欠佳外)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硬外麻插管安放镇痛泵对抑制引产术中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计划外怀孕,孕4~7个月要求终止妊娠,无引产禁忌证和硬外麻手术禁忌证的孕妇,对于镇痛组对象采取自愿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镇痛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结果  镇痛组(除1例因术中镇痛泵脱落效果欠佳外)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镇痛泵技术能有效缩短产程,抑制引产术中的疼痛。
    
  关键词  镇痛泵技术 抑制 引产 疼痛
      
  如何减轻中孕引产对患者的痛苦是临床医生努力探讨的热点。我们用布比卡因+芬太尼制成镇痛泵,通过镇痛泵进行持续性硬膜外腔给药进行引产术中镇痛,并研究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9月~2004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引产手术的孕妇80例,年龄19~45岁,中位年龄25.63岁,根据自愿原则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40例,引产者选择孕16~27.5周,平均22.4周的孕妇,选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计划外怀孕要求终止妊娠者,同时均排除引产禁忌证及硬外麻手术禁忌证者。

  1.2 方法
   
  1.2.1 材料 选用扬州华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BI的一次性输注泵。
   
  1.2.2 镇痛泵内药物 0.125%布比卡因+0.0016%芬太尼。
   
  1.2.3 镇痛泵置放方法 于L 2~3 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向上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25%布比卡因5~7ml后接镇痛泵。

  1.2.4 镇痛泵置放时间 羊膜腔穿刺注入利凡诺后定时观察产兆,选择在孕妇有规律宫缩时进行置放。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分级 按WHO规定分级 [1] ,0级(无痛):腰酸腹胀,稍感不适;Ⅰ级(轻痛):腰酸腹胀可忍受,微汗或出汗;Ⅱ级(中痛):明显腰酸腹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仍可忍受;Ⅲ级(重痛):强烈腰酸腹痛,不能忍受,多伴喊叫,辗转不安。
   
  1.3.2 产程时间 自规律性宫缩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长短。

  1.3.3 产后失血量 用弯盘测量产后失血量,以毫升为单位。
   
  1.3.4 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2 结果
    
  2.1 镇痛结果 镇痛组(除1例因术中镇痛泵脱落效果欠佳外)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略)
    
  注:P<0.05
    
  2.2 产程时间 镇痛组产程时间普遍较对照组缩短2~3h,差异有显著性;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2 两组引产时间的比较 (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5
    
  2.3 镇痛泵中用药不良反应 本组除3例轻微恶心外,无 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引产过程中第一产程的疼痛主要来自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引起的内脏痛。疼痛冲动系通过内脏传入纤维与交感神经一并在T 10 ~L 1 节段传入脊髓,第二产程致痛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持续性地收缩及胎先露部下降引起会阴部组织的扩张 [2] 。分娩镇痛目前公认以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腔用药的镇痛效果最好,两者中又以硬膜外腔用药的镇痛效果最理想 [3] 。术中采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作用于脊髓前角的阿片受体,通过抑制脊髓侧角神经节对锐痛的传导及敏感度,抑制突触后激动整和系统,阻滞钝痛的持续发生,具有药量少,镇痛强度高,作用迅速,血药浓度低,体内代谢迅速的特点。但阿片类单独硬膜外给药时不能达到完善的镇痛作用,而布比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物,其作用时间长,作用快,通透性强,弥散广,麻醉作用可靠,能促进子宫颈口松弛,缩短产程。它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同时减少了局麻药用量,减弱了运动神经阻滞。我们在临床上通过采用少量布比卡因+芬太尼制成镇痛泵,通过镇痛泵进行持续性硬膜外腔给药进行引产术中镇痛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它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产程,抑制了引产过程中的疼痛,缓解了患者的精神紧张情绪。而且对于引产术中胎盘残留的患者,由于镇痛泵的应用,也避免了清宫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谭齐川.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对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6):325.
   
  2 李仲康.临床疼痛治疗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06.
   
  3 柏学民,李秀林,罗剑琴,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作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86.

  (编辑新 竹)

  作者单位:441000湖北省襄樊市第五医院

作者: 谢惠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