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再次剖宫产术中发现自发性完全性宫体部子宫破裂1例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子宫体部或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常引起母儿死亡,其发生率为判断一个地区产科质量标准之一。其早期诊断和处理对其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子宫破裂病例报告如下。因停经38周,要求手术终止妊娠于2005年1月20日入院。患者既往2001年8月因胎盘早剥曾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

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体部或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常引起母儿死亡,其发生率为判断一个地区产科质量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产科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城乡各级医疗保健网的建立和逐步健全,其发生率显著下降。其早期诊断和处理对其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子宫破裂病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8岁,孕3剖1。因停经38周,要求手术终止妊娠于2005年1月20日入院。患者既往2001年8月因胎盘早剥曾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当时胎儿死亡,此后3年一直避孕。此次妊娠LMP:2004年4月27日 (+) ,EDC:2005年2月3日 (+) ,孕期一直行定期产科检查,无异常发现。现孕38周,无产兆,要求入院手术终止妊娠。入院时查体:T36.2℃,P82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膨隆,未及宫缩,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5cm,腹围100cm,ROA,胎心率140次/min,头先露,浮,未破膜,肛查拒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5.2×10 9 /L,RBC3.61×10 12 /L,HGB108g/L,PLT180×10 9 /L。凝血三项:PT12.5s,APTT29.2s,Fg2.35g/L。B超:(1)单活胎头位(AVE37w5d);(2)胎盘Ⅱ级,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及宫底部。入院后因瘢痕子宫,家属要求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术中打开腹腔后探查见子宫孕足月大,右旋,下段形成欠佳,头先露,浮。子宫前壁宫体部见一6cm×6cm大小陈旧性破口,破口边缘无活动性出血,腹腔内亦未见血性液体,羊膜腔自破口处鼓出于子宫表面,其内可见清亮羊水,破口下缘距子宫下段原手术瘢痕处约5cm,大网膜粘连于破口上缘。术中取子宫下段横切口切开子宫浅肌层,破膜,羊水清,量约600ml,吸净羊水,以ROT娩出一活男婴,外观正常,新生儿无窒息,Apgar评分1min8分,5min10分,10min10分。胎盘胎膜娩出后将子宫搬出于腹腔外,见子宫前壁宫体部陈旧性破口约4cm×6cm大小,完全贯穿至宫腔,术中缝合子宫下段切口并用1/0无损肠线间断缝合子宫破口处,同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400ml,补液1500ml,术中输浓缩红细胞2U,术毕安返病房。术后予以米索前列醇600μg塞肛,并予以生化汤口服加强宫缩,术后第2天复查血常规:WBC11.2×10 9 /L,RBC3.44×10 12 /L,HGB99g/L,PLT186×10 9 /L,术后第7天切口甲级愈合出院。产后1个月来院复诊子宫恢 复至正常大小。
    
  2 讨论

  子宫破裂为产科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母婴死亡。多发生在分娩期,与阻塞性分娩、滥用宫缩剂、妊娠子宫外伤和子宫手术瘢痕愈合不良等因素有关,个别发生于妊娠晚期。根据其原因可分为自然破裂和创伤性破裂两大类。其中自然破裂多发生于子宫手术后的切口瘢痕如剖宫产等,该处组织在妊娠晚期子宫胀大,尤其是分娩过程中,由于原瘢痕愈合不良,无法承受宫腔内压力的增加而发生破裂。发生子宫破裂时产妇常有腹部剧烈疼痛、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此例患者子宫破裂发生于妊娠晚期,发生破裂时无任何临床表现和体征,且发生破裂的部位并非原手术瘢痕处而是在子宫体部,此种情况尚不多见,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此种较为隐匿的患者需加以重视,仔细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编辑川 夏) 

  作者单位:432000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作者: 李倩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