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彩超及血液流变学检测评价中药治疗痛经的应用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血液流变指标,评价中药治疗青春期痛经的临床价值,探讨痛经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用旋转锥板式黏度计测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中药对痛经疗效,并与健康者比较。结果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血液流变指标,评价中药治疗青春期痛经临床价值,探讨痛经的病理生理改变。 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用旋转锥板式黏度计测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中药对痛经疗效,并与健康者比较。 结果  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A/B)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经中药治疗后上述参数明显下降。患者血液流变指标中除血沉值低于健康组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正常。 结论 青春期痛经患者子宫动脉呈高阻低速血流特征,血液处于浓黏状态,中药妇乐汤可以活血化瘀降黏,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用彩超及血液流变学检测,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是用于评价中药治疗青春期痛经的新方法。
    
  关键词  彩超 血液流变学 中药 青春期痛经
      
  青春期痛经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其发病率高达50%,它给青春期少女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1] 。2004年1月~2005年2月,笔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子宫动脉血流变化,并用黏度计检测血液流变学改变,从而观察妇乐汤对痛经的治疗作用并探讨青春期痛经的发病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度痛经病例60例,年龄14~18岁,平均15.5岁;病程1~3年,平均2年。另选30例无痛经者作为对照,年龄14~18岁,平均16岁,详细询问病史。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子宫及附件的大小形态,除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妇乐汤采用中药丹参15g,赤芍12g,生蒲黄15g,延胡索15g,五灵脂12g,川芎12g,桔核12g,枳壳9g,乌药9g等组成,以水煎服。痛经组于行经前3天开始,日1剂,分2次服用,6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1.2.2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 应用日本东芝SSA—34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MHz,于行经第26~28天,受检者膀胱中度充盈,取子宫横断面,进行子宫动脉血流取样,测定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A/B)。
   
  1.2.3 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用北京宏润达生产的旋转锥板黏度计,于月经周期第2天晨空腹抽取受检者肘静脉 血样,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用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2.2.1 总疗效 痛经组60例中显效18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2.2.2 治疗前后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比较 见表1。治疗前痛经组的PI、RI、A/B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而经治疗后与健康组差异无显著性。
    
  表1 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略)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1;与健康组比较, △ P<0.05, △△ P<0.01
    
  2.2.3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前除血沉值低于健康组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后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略)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1;与健康组比较, △ P<0.05, △△ P<0.01
   
  3 讨论
      
  青春期痛经患者血液处于浓黏状态,子宫动脉呈高阻低速血流特征 [2,3] 。子宫局部血流量减少,子宫肌壁缺血缺氧导致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产生腹痛。中医认为,青春期痛经,多由于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或失于濡养,以至于“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中药妇乐汤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调理冲任气血,气顺血调则疼痛自止。采用彩超及血液流变学测定来观察中药妇乐汤治疗青春期痛经的疗效,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怀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45-347.
   
  2 贾译清.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16-719.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100-1109.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054200河北省内邱县中医院

作者: 刘书婷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