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基层医院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90例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胎膜早破在足月前发生称为早产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常见并发症。及时而恰当地处理早产胎膜早破,对母婴预后有重要影响。5%,发生胎膜早破90例,占早产总数41。基层地区因医疗设施、诊治条件及育儿水平、人员意识与全国水平有一定差距,治疗处理有其特异性,现将笔者治疗体会与大......

点击显示 收起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胎膜早破在足月前发生称为早产胎膜早破,是威胁母婴健康的常见并发症。及时而恰当地处理早产胎膜早破,对母婴预后有重要影响。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我院分娩总数为1484例,其中早产215例,早产率14.5%,发生胎膜早破90例,占早产总数41.9%。年龄17~40岁,初产妇52例,占57.8%。基层地区因医疗设施、诊治条件及育儿水平、人员意识与全国水平有一定差距,治疗处理有其特异性,现将笔者治疗体会与大家探讨如下。

  1  一般处理

  住院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常取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或肛查。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消毒会阴垫,排便后用洁尔灭消毒液冲洗外阴,间断吸氧,监测胎心、胎动,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胎心率、血白细胞数、宫体有无压痛、羊水及阴道分泌物有无臭味等。进食中增加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湿润通畅。

  2  应用抗生素

  胎膜早破的病因很多,感染是引起胎膜早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感染的因素包括阴道分泌物感染,全身其他系统感染,较常见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破膜后这些病原体的上行感染增加了母儿感染的几率,胎儿发育不良、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肺发育不良及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增高,使围产儿病率及病死率增高;胎膜早破时存在的亚临床感染使孕产妇绒毛羊膜炎、子宫内膜炎及产褥病率增加,因此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必要的。破膜12h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治疗,其目标是治疗亚临床的宫内感染并阻止破膜后阴道菌的上行感染。

  孕妇入院时破膜时间不定,大多超过8h,故入院后立即予以抗生素防治感染,用药剂量根据有无感染体征决定。若出现感染有关体征,如体温升高、脉搏增快、羊水臭味、宫体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则予以治疗剂量,否则予以预防剂量。应用抗菌药物时应选择对母婴安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目前国内外常选择的抗生素为青霉素、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我院常选用的抗生素为青霉素、头孢唑啉钠、氨苄西林及红霉素,用药时间3~7天,临床上未出现产褥病,减少了围产儿并发症及产妇感染。

  3  促胎肺成熟

  破膜本身就有促胎肺成熟作用,由于破膜的激惹,使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此外给予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临床上多应用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由于皮质激素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刺激胎儿肺Ⅱ型细胞产生磷脂和小分子蛋白质,降低肺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肺水肿,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我院使用肌注地塞米松10mg,每日1次,共3次。同时可静脉予以能量合剂及维生素C,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4  终止妊娠

  未足月胎膜早破常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早产。其处理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采取期待疗法还是非期待疗法争议仍较大。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较差,本地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及家属对早产儿治疗的意识薄弱,能予以治疗的早产儿有限,部分围产儿预后较差;若长时间保胎、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会影响以后的生育,故患者入院后与家属谈话均要求终止妊娠。

  分娩方式的选择以自然分娩为主,有产科手术指征的行剖宫产术。90例产妇中76例自然分娩,占84.4%;剖宫产14例,占15.6%(我院同期剖宫产率为34.3%),其中妊高征4例,臀位2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珍贵儿2例,双胎1例,脐带脱垂1例,瘢痕子宫1例,骨盆畸形1例。本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意识保守,选择分娩方式受经济水平、地区政策(边疆少数民族允许生育3胎)影响,对剖宫产术后再孕分娩方式及早产儿的预后有顾虑,此类孕妇多放弃胎儿,以阴道分娩为主。选择阴道分娩者,破膜24h内观察宫缩发动情况,宫缩自然发动者不阻止产程进展。观察24h宫缩仍不发动者予以缩宫素试产,因为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效果将在第一次用药24h后发生。对于宫颈条件不成熟者曾应用前列腺素类药物促宫颈软化诱发宫缩,效果显著。

  (编辑:魏  冉)

  作者单位: 835700 新疆尼勒克,尼勒克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作者: 刘生霞,玛而格亚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