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0期

改良子宫切除术82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改良子宫切除术82例临床分析(pdf)[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的改良方法。方法对8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改良子宫切除术,同期选择同样类似患者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结果改良子宫切除术简便快速,出血少,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对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小,深受患者欢迎。结论改良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子宫切除术,......

点击显示 收起

        改良子宫切除术82例临床分析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的改良方法。方法  对8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改良子宫切除术,同期选择同样类似患者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结果  改良子宫切除术简便快速,出血少,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对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小,深受患者欢迎。结论  改良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改良;生活质量

     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术式。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出血多少等将对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产生影响。我院2005年后根据临床实践,对传统的术式进行了改进,使手术简便、快速、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2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2例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患者,行改良子宫切除术,作为研究组。年龄30~65岁,平均47.5岁,包括子宫肌瘤47例,其中合并贫血9例,合并高血压4例;子宫腺肌病1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2例,其中合并贫血9例,反复发作3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年龄均在45岁以上,多次诊刮。子宫正常大小至4个月孕大小,随机选择同期传统术式做子宫切除的82例患者作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子宫肌瘤患者占首位,其次是腺肌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两组年龄、子宫大小疾病分类和手术范围基本相似,术前所有患者都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或病检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年龄45岁以上都行诊刮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正常。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耻骨联合上3横指做5~8 cm横行小切口,仅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脂肪、筋膜、腹直肌、腹膜进入腹腔,进腹只需1~2 min,向脐孔方向提拉子宫或于切口外操作。大弯钳钳夹子宫两侧,切断、缝扎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断端可分1~2次双重缝扎,大多一次双重缝扎。分保留附件与不保留附件两种术式,以上为保留附件。切除附件者于卵巢外侧钳夹骨盆漏斗韧带及圆韧带,部分阔韧带,断端双重缝扎,剪开腹膜反折,推下膀胱达宫颈下方,即可处理子宫血管,瘤体过大,可剜出较大肌瘤,再提出子宫。子宫次全切除即可进行。如需行全子宫切除,将膀胱推下后,于子宫血管断端上方环形切开宫颈筋膜层2~4 mm,用刀把钝性分离推下宫颈筋膜达宫颈下方,主韧带及骶韧带随剥离的筋膜下移与宫颈分离,不需断扎,紧贴宫颈环切阴道穹隆1周,切除子宫。消毒阴道断端、钳夹阴道残端和宫颈筋膜,用可吸收肠线连续缝合一层,将输卵管、卵巢韧带及子宫圆韧带这一束断端交叉缝合固定在对侧阴道残端角部,阔韧带前后叶及腹膜反折用丝线间断缝合4~5针包埋各残端。皮肤及皮下脂肪丝线间断缝合3针,对皮后用组织钳钳夹2~4 min或皮内缝合。对照组取下腹纵切口,传统术式切除子宫。

    1.3  观察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手术多数经过顺利,经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

    2.2  术后情况  两组术后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2。表1  两者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3.1  改良子宫切除术简化了手术步骤  进腹仅须1~2 min,将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一并断扎,不需处理主韧带、骶韧带,后腹膜间断缝合4~5针,皮肤仅缝合3针。手术步骤较传统方法减少了一半,从而减少了手术时间,并且减少了术中出血。

    术后恢复快。研究组术后住院5~8天,而对照组为8~11天,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伤口愈合好,无硬结,并且患者无盆腔疼痛,术后2个月妇科检查:腹壁切口恢复及盆腔无特殊。对照组有5例腹部伤口延期愈合,主要是脂肪液化,延迟了出院时间;8例自觉术后盆腔疼痛,术后3个月妇检:其中2例盆壁有条索状增生。

    术后1~2天就可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以利肛门排气。由于伤口小,损伤少,愈合快,瘢痕小,不影响腹部美观,肥胖妇女尤其适合选用。

    3.2  改良子宫切除术预防附件和阴道脱垂,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因为保存宫颈筋膜、主韧带、骶韧带及宫旁组织,将圆韧带输卵管等残端交叉缝合固定到阴道残端或宫颈残端,盆底的支撑力量影响小,可预防术后阴道壁松弛和子宫、宫颈脱垂[1,2]。我州属贫困山区,患者既要求保证手术质量,术后又要参加体力劳动,因此该式术较受欢迎。由于阴道穹隆结构基本未受破坏,术后对阴道穹隆宽度和长度影响较轻,大多数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

    3.3  改良式子宫切除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由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麻醉时间短,对肠管干扰小,术后活动早,进食早,减少输液及抗生素用量,降低了患者的费用。因我州经济落后,患者大多为农民,该术式从经济上患者能够承担。

    总之,改良子宫切除术以其手术简便、快速、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降低住院费用的优点,将得到更广泛地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笠,尉国艳.改良横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探讨.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5,4:74-76.

    2  (美)Zoollinger父子(著).徐荣楠,赵维璋(译).外科手术图谱.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52-353.

   作者单位: 445000 湖北恩施,恩施州中心医院

  (编辑:林剑雷)

作者: 谭雪梅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