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剖宫产术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1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偶发的,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院10年来发生的1例剖宫产术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分析,并对此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进行讨论。因破膜24h,潜伏期延长,经静推安定、静点缩宫素产程无进展,同时不明原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9℃),在静点抗生素......

点击显示 收起

     由于剖宫产率的增高,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偶发的,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院10年来发生的1例剖宫产术后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进行分析,并对此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产妇,25岁,舞蹈教师,体重70 kg,孕39+5周,第一胎,胎膜早破(各项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血色素135 g/L,血小板258×109/L)。因破膜24 h,潜伏期延长,经静推安定、静点缩宫素产程无进展,同时不明原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9 ℃),在静点抗生素同时行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子宫收缩好,术中出血约60 ml,术后常规补液、用抗生素,术后7天母婴痊愈出院。术后20天出现左下肢胀痛,术后30天因疼痛加重伴下肢酸胀、沉重感就诊。查体:左髂窝、腹股沟压痛,患肢肿胀、压痛、皮温升高。B超提示:左髂外静脉、左股静脉血栓。

    1.2  治疗方法  采用保守治疗,卧床,抬高患肢,全身给予抗生素,尿激酶、肝素进行溶栓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和口服潘生丁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黏度和防止血小板凝聚。同时口服中药,治疗20天,症状、体征消失,复查B超血栓消失,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  此病例发生左髂股静脉血栓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孕晚期及产褥期血液中凝血因子Ⅴ、Ⅶ、Ⅷ、Ⅸ、Ⅹ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褥期这些因子又不同程度增加了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刺激、组织损伤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质C减少,形成高凝状态。(2)妊娠期血容量增加,静脉扩张,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下肢静脉压增高,静脉曲张加重,随着妊娠进展,血流速度减慢;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跨越,影响左侧髂股静脉回流,故血栓形成易发生于左侧;剖宫产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使麻醉平面以下静脉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也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3)手术时及术后须卧床,下肢静脉血回流缓慢,血液淤滞在静脉内,大量血细胞积聚,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损伤内膜。(4)感染、发热也可能成为诱因。

    2.2  预防  做好孕期保健,孕妇营养应合理、适当控制体重,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术后慎用止血剂;鼓励术后早期活动;对发热、下肢沉重感、活动不便、肢体肿胀、疼痛、皮肤发红、腹股沟有压痛应考虑本病;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2.3  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抬高下肢、避免用力以防血栓脱落;抗生素预防感染;抗凝溶栓,抗血小板凝聚;也可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对于保守效果不佳者可手术治疗。


作者单位:054000 河北邢台,邢台市第一医院

作者: 张会霞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