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69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率为20%~25%[1]。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年轻女性较难接受,而药物治疗疗效不确定使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保留子宫和生殖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几近无创热疗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在解放军第五医院妇产科......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率为20%~25%[1]。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年轻女性较难接受,而药物治疗疗效不确定使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保留子宫和生殖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几近无创热疗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在解放军第五医院妇产科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69例,效果满意,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在解放军第五医院妇产科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69例均经病史、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宫颈肌瘤者经过诊断性刮宫术及肌瘤探查术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选择无严重心肺疾患、无感染性疾病的子宫肌瘤[包括宫颈肌瘤2例、黏膜下肌瘤2例、浆膜下肌瘤(无蒂)4例、子宫壁间肌瘤61例],单发肌瘤41例,多发肌瘤28例,B超检查瘤体直径2.5~7.0 cm(黏膜下肌瘤不限),年龄30~50岁,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者。

    1.2  方法  使用西安半边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频率550 Hz。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电极板放置于腰骶部与皮肤接触,术时静脉麻醉,治疗仪将治疗参数调控到30 W。子宫肌瘤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1)治疗范围选择:若肌瘤直径≤3 cm,可同时治疗3~4个肌瘤,若肌瘤直径>3 cm,则一次最多可治疗2个肌瘤。(2)穿刺点选择:直径≤3 cm肌瘤,穿刺点应在肌瘤的中间;直径>3 cm肌瘤,穿刺点应在肌瘤的1/2或1/3,先穿刺肌瘤一侧或一极,然后穿刺肌瘤的另一侧或另一极。(3)穿刺深度:黏膜下及壁间肌瘤自凝刀不宜穿过肌瘤对侧包膜,浆膜下不带蒂的肌瘤穿刺时,其刀尖距浆膜表面最少>8 mm,以免穿出子宫壁。(4)穿刺顺序:先穿后壁,后穿前壁,先穿外侧,后穿内侧,先上端,后下端,先治肌瘤,后治内膜。(5)穿刺方式:一般在不开机的状态下将自凝刀可直接穿入肌瘤中间,如肌瘤太硬不易穿刺,可将刀尖先顶住肌瘤,然后启动开关约10 s,停止后缓慢插入一部分,重复直至达到理想深度。(6)穿刺时刀体方向:刀体的弯度向前壁或向后壁,不能弯向左右侧。射频消融能量设置为30 W,整个治疗过程由计算机控制能量与阻抗的组合,直至报警,治疗仪自动停止工作。黏膜下肌瘤:如为带蒂的黏膜下肌瘤用鼠齿钳抓住瘤体,将自凝刀置蒂部近腔壁,绕蒂部凝切。B超纵切面和横切面观察确定刀在肌瘤内的位置,按压开关,射频消融能量设置为40 W,治疗过程直至报警为止,肌瘤超声图像由低回声变为强回声光团。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术后3个月肌瘤完全消失或随访B超检查瘤体直径减小80%以上,无任何临床症状;(2)好转:随访B超检查瘤体直径减小50%~80%,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有效:随访B超检查瘤体直径减小20%~5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4)无效:随访B超检查瘤体直径减小20%,临床症状无好转。

    1.4  术后处理  (1)B超监测声像图特点为肌瘤由低回声光团变为强回声光团;(2)术后抗感染治疗一周,常规口服米非司酮片3个月,并在3个月内复查B超;(3)保持外阴卫生,禁性生活4~6周。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黏膜下肌瘤2例,全部治愈,肌壁间肌瘤、宫颈肌瘤及浆膜下肌瘤(无蒂)6例,32例3个月复查治愈,治愈率46.4%;33例3个月、6个月复查好转,好转率47.8%;4例3个月、6个月复查有效,有效率5.8%;总有效率达100%。

    2.2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骶痛或下腹胀痛,手术停止自然消失,个别患者会持续约1 周时间;术中无一例子宫穿孔、大出血、肠管及膀胱损伤等并发症,一般患者术后一周左右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以后为血水样分泌物,1个月左右转为正常。

    3  讨论

    3.1  子宫肌瘤的诊治  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发病患者群年龄分布广泛且不断年轻化,目前临床所采用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药物对抗雌孕激素治疗,手术切除子宫、子宫动脉栓塞术、期待疗法、腹腔镜和宫腔镜,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一定的限制。射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热毁损技术,在房颤、肝癌肺癌等的治疗上颇具规模和成效,但将此项技术运用到妇产科领域在国内外实属一个新的热点。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演变而来的单一的肌瘤母细胞分裂增殖而成的一种单克隆性良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因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雌激素水平增高;(2)表皮生长因子等作用于子宫肌壁间原始的苗勒组织演变为子宫肌瘤细胞;(3)与细胞凋亡异常有关;(4)孕激素也是子宫肌瘤的促生长因素,催乳素水平增高等。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目前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顾虑较多的是创伤大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所以非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尤其是未孕妇女。药物治疗服药时间长,停药后易复发,难以根治。而消融刀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几年来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效果较为理想。其治疗机制是将高频震荡电流转化为电磁波,经射频刀介入至子宫肌瘤部位,使肌瘤细胞间快速运动,互相碰撞,产生生物热效应,子宫肌瘤细胞发生凝固、变性、坏死、溶解、机化、钙化、黏膜下肌瘤脱落。它治疗子宫肌瘤的病理学基础是肌瘤细胞在射频高热效应下,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坏死、瘤体内血管闭锁,进而破坏瘤体内神经及雌孕激素受体[2],因为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发展与瘤组织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密度的增高有关[3]。射频治疗子宫肌瘤不改变卵巢、子宫的血液供应,不影响卵巢、垂体的激素分泌,对子宫卵巢功能无不良影响[4]。因子宫肌瘤有假包膜阻隔热能,不会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刚治疗完的肌瘤在B超图像上可以看到明确的包膜,所以说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是非常确定的。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子宫良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3.2  射频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  射频自凝刀是通过变频震荡电流发生器发生的高频电,由治疗刀介入人体病变部位,使局部组织离子高速运动,产生生物高热效应,使病变组织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变性坏死,最后被机体吸收或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手术经阴道进行,无需特殊设备,不需开腹,能免除手术创伤和痛苦,术中不切除正常组织,保留子宫及盆底结构的完整性,特别对年轻妇女,不仅保留了生育器官和生育能力,而且维持了女性正常周期性内分泌变化和健康的心理。本研究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疗效好,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该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少,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即可下床活动;无需住院,随治随走,所需费用少,患者易于接受,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因开展时间有限,术后随访时间短,而肌瘤吸收需要较长时间,故治愈率仅达46.4%,有待于长期随访。

    3.3  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  由于射频治疗子宫肌瘤需在宫壁进行穿刺插入自凝刀,因而有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肠管及膀胱损伤等并发症的危险。为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一定要在B超监视下进行,应由具有熟练操作技术并具有一定B超检查经验的医师主持手术;子宫前壁及侧壁肌瘤治疗时治疗刀刺入一定要准确,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膀胱及子宫血管;术中及术后可适量使用缩宫素,以减少出血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5-298.

2 罗新,宋雯霞,洪莉,等.射频自凝刀靶点治疗子宫肌瘤的急性临床病理学试验.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77-280.

3 Ichimura T,Kawamure N,Ito F,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owth of uterine leiomyomata and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content in needle biopsy specimens.Fertil Steril,1998,70(5):967-970.

4 曹树军,曹树彬,陈双郧,等.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研究.郧阳医学院学报,2002,21(3):132-135.


作者单位:750004 宁夏银川,解放军第五医院妇产科

作者: 赵云萍李萍, 袁 静, 贾秀萍, 李 晖, 马秀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