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7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5~18周妊娠的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终止妊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5~18周的妊娠成功的代替了人工流产和钳刮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合并症,提高了成功率。本文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相配伍的三种方法、剂量及不同的用药途径诱导流产,对其效果及副作用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终止妊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5~18周的妊娠成功的代替了人工流产和钳刮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合并症,提高了成功率。本文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相配伍的三种方法、剂量及不同的用药途径诱导流产,对其效果及副作用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至2000年5月我院妇产门诊和住院对孕5~1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50例,采用药物流产,经妇科及超声检查确诊妊娠后,常规做血尿检查,肝功能和心电图均正常,无服药禁忌证者,行药物流产。孕7周以内50例,孕8~18周100例都是单胎正常妊娠,年龄最小20岁,最大39岁。

  1.2 方法 A组孕7周以内,上午9点服米非司酮50 mg,下午8点服25 mg,连服2天,第3天米索前列醇0.6 mg顿服,72 h未分娩,为失败,改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B组孕8~18周,50例晚9点服米非司酮150 mg,同时米索前列醇0.2 mg放入阴道后穹隆,以后每隔4 h口服米索前列醇0.2 mg,如未分娩4 h重复0.2 mg,连续4次后观察,8 h内未分娩者,为失败,改为他法终止妊娠。C组孕8~18周,50例上午9点服米非司酮75 mg,连服2天,第3天早晨5点,将米索前列醇0.6 mg放入阴道后穹隆。不同的是口服米索前列醇半衰期短,而阴道用米索前列醇无肝脏首过效应,作用时间长,故间隔12 h如不分娩再重复用药,连续3次后观察24 h仍未分娩为失败,改用他法。

  2 结果

  2.1 引流产成功率与平均排出时间 见表1。150例中144例诱导流产成功,6例失败,成功率96%,6例失败均为米索前列醇口服药组,A组2例,胎盘残留7例;B组4例,胎盘残留8例。米索前列醇口服用药成功率A组96%;B组92%,而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组无一例失败,成功率100%,胎盘残留2例。统计学处理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口服用药组100例中94例完全流产,口服米索前列醇1次成功10例,服2次成功者30例,其余2次以上,总成功率94%;而阴道用药组,1次用药成功49例,其余1例12 h再次阴道放置0.6 mg米索前列醇后成功。

  从米索前列醇应用到胎儿排出最快3 h,最长18 h,平均排出时间9.6 h。表1 三种给药途径的结果对比 注:A与C组比较χ2=4.08,P<0.05;B与C组比较χ2=4.17,P<0.05

  2.2 清宫术 除个别生殖道炎症外,我院对有效病例进行常规的引流后清宫术,以防胎膜残留,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所以无比较意义。

  2.3 不良反应 150例无一例发生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用米非司酮后出现类早孕反应,配伍米索前列醇后胃肠道反应较明显。米索前列醇口服用药组胃肠道反应占60%,而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组占49%。另外极少数患者用米索前列醇后发热,但无须用药治疗。

  3 讨论

  本文采用药物流产,为非干扰性诱导大月份流产方法,为替代钳刮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米索前列醇为口服片剂,配伍米非司酮抗早孕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常温下易保存。但口服给药须经过肝脏代谢,半衰期短,仅26.9 min,3 h后经过5个半衰期药物代谢完,所以诱导大月份流产,作用时间短,需反复用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米索前列醇改为阴道用药诱导妊娠8周以上的流产,取得良好的效果,成功率达92%以上。本组资料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分口服用米索前列醇组和阴道用米索前列醇组,阴道用药组用药次数少于口服用药组,而成功率明显高于口服组用药(P<0.05)。从三组用米索前列醇后的副作用进行比较,阴道用药组胃肠道反应(49%)小于口服药组(60%),三组胎儿排出平均时间在用米索前列醇9.6 h。因此,笔者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诱导8~18周妊娠的流产,其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口服用药。

  

作者: 韩友霞,于春香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