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2期

永昌县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永昌县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产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永昌县出生缺陷监测点分娩的1656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各种缺陷发生率、类别及构成比。对2004-2008年5年的10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出生缺陷23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永昌县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产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永昌县出生缺陷监测点分娩的1 656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各种缺陷发生率、类别及构成比。对2004-2008年5年的10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出生缺陷23例,出生缺陷总检出率为138.88/万。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的防治工作,尤其是早孕检查和产前诊断工作,才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近年来,随着儿童疾病谱的改变,出生缺陷已成为导致胎儿、婴儿死亡及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  出生缺陷;结果;分析

出生缺陷指儿童出生时就存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异常。据调查资料显示,先天畸形(出生缺陷)占总出生率的2%~7%,而且占婴儿死亡的首位[1]。存活儿不仅本人痛苦,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现将永昌县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主要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方案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案。我县现有国家级监测点4家,分别在永昌县人民医院、永昌县第二人民医院、永昌县中医院、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家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围生儿中开展了出生缺陷监测。

  1.2 监测对象 凡在四家医院中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7天内死亡新生儿)。

  1.3 监测方法 根据甘肃省《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培训要求和《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手册》制定的23类主要缺陷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

  1.4 报表情况 各监测医院分别有专人负责监测工作,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主要先天畸形诊断手册》中的出生缺陷的定义、特征及诊断标准,对孕28周至出生后7天内的监测对象逐一进行筛查后,上报监测围产儿季报表、出生缺陷卡、围产儿死亡卡,县妇幼站每季度质控后上报市级审核,由市妇幼站上报省妇幼保健院。

  2 结果

  2.1 出生缺陷围产儿各特征构成比 2008年共监测围产儿1656例:其中男970例,女684例,性别不明2例;占全县出生人数67.40%。监测男女性别比例为140∶100。国家级监测点出生数为1656例,围产儿死亡24例,围产儿死亡率14.49‰;围产儿出生缺陷2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38.88/万。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围产儿特征别构成比以国家级监测点数据为依据。

  2.2 出生缺陷总发生率 2008年我县监测点上报出生缺陷23例,总发生率为138.88/万。其中:农村114.73/万,城市24.15/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与全省相反;孕母年龄出生缺陷多发生在25~35岁年龄段。

  2.3 主要畸形发生率 2008年我县先天畸形发生顺位依次为唇腭裂3例、多指3例、脑积水2例、脑膨出2例、性别不明2例、直肠肛门闭锁2例、腭裂2例,唇裂、脊柱裂、先心病、无脑畸形、小耳、肢体短缩、头颅畸形各1例,其中:唇裂并腭裂发生率为自2003年以来呈上升趋势,高于2006年全省水平(21.55/万)。见表3。表1 永昌县出生缺陷围产儿各特征构成比 (%)表2 永昌县出生缺陷监测各特征先天畸形发生率 (/万)表3 永昌县主要畸形发生率 (/万)

  3 讨论

  全县先天畸形总发生率变化趋势:2008年全县监测医院上报先天畸形23例、总发生率138.88/万,呈上升趋势,主要畸形发生依次为总唇裂、脑积水、唇裂等。

  2008年我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农村大于城市,农村是城市的2.1倍,这可能与农村出生人口多有关。男性大于女性,男性是女性的1.63倍,男女性别的差异原因目前尚不明了,有待今后的探讨。

  2008年我县出生缺陷孕母年龄多发生在25~35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呈上升趋势。我县女性结婚年龄较早,尤其是农村大多在20岁左右即成家。本组资料显示,发生出生缺陷的孕母年龄以25~35岁居多,是否与这个年龄段的孕妇家务较重、营养缺乏、田间劳动(接触农药)以及感染机会多等因素有关,还需在今后的资料收集中做相关的分析。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人类胚胎(胎儿)在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我县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38.88/万,与我省200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119.44/万相比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种类的分布前四位与甘肃省神经管缺陷、脑积水、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基本相符。我县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原因与近几年婚前保健工作取消强制政策,加之保健对象自我保健意识差,致使不能对婚前保健对象开展常规检查。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县监测对象绝大部分为农村,男性先天畸形发生率高于女性。如果能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开展婚前保健、孕早期保健、产前诊断等预防措施,其发生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力争在孕28周前作出诊断,将可减少严重缺陷儿的出生。

  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可能与环境、生物、遗传因素等有关。资料分析显示孕期疾病、用药、居住环境、有害物质接触史、畸形儿生育史、孕期感染史、家族史和遗传史等均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2]。要加强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宣传,不断提高群体自我保健意识,在婚育前,能够自觉到各级妇幼保健部门进行婚前、孕前期、孕早期的保健;医务保健工作者要不断探讨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健康专栏、孕妇学校、口服“叶酸片”等),尽可能避免这些高危因素。更应严格把好婚前医学检查质量关,发现严重遗传性疾病及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重要脏器疾病,要及时做好咨询和指导工作,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孕前期指导育龄夫妇选择最佳生育年龄、最佳生育季节、最佳身心状况生育。孕早期指导预防疾病、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加强营养,谨慎用药。

  围产儿出生缺陷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加强产前检查质量管理,积极开展孕中期对先天缺陷的产前诊断,提倡20~24 W进行B超筛查,一旦发现胎儿畸形,应进一步产前诊断,一经确诊胎儿畸形,动员采取终止妊娠,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和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

  有报道孕中期(12~28周)妊娠期间大部分畸形可被检出。超声对先天畸形的检出率较高,大多在28周以前可以检出[3]。近年来,对先天缺陷进行产前筛查越来越受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已经成为实现优生的重要途径[4]。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我县产前筛查网络建设,通过业务培训、人员进修等各种途径,以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在基层开展产前筛查如血清学检查、孕期B超检查等方法,尽早发现先天畸形,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我县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先天畸形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

  2 许怀红.连江县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19.

  3 桑小梅.B超筛查在预防出生缺陷中的重要性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2034204.

  4 杨冬梓.疑难妇产科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

作者: 石雪梅,葛永萍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