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4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36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结果用药后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贫血大多得以纠正,血红蛋白上升,副作用轻。部分患者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的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36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结果 用药后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贫血大多得以纠正,血红蛋白上升,副作用轻。部分患者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的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孕激素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是导致育龄妇女行子宫全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学不明,近年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其生成生长方面有重要的作用[1,2]。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为孕酮受体拮抗剂。为探讨孕激素拮抗剂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笔者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应用于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病人为2007年2月-2009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子宫肌瘤愿意采取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患者,年龄30~52岁,平均40.8岁。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及彩超检查诊断证实。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痛经、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及盆腔包块、尿频等临床表现。其中22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均无心、肺、肾等疾患及米非司酮禁忌证,在用药前至少3个月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并进行诊刮病理证实无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1.2 研究方法 于自月经第1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2h口服米非司酮12.5mg/d;不规则出血患者,用药前行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后即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后用B超经腹测量子宫及肌瘤三维径线,同一患者用药前后同一医生、同一仪器检查,计算肌瘤体积。子宫及肌瘤平均体积计算公式(cm3)=4/3πabc(公式中a、b、c分别代表子宫或肌瘤的三维径线半径)。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计算最大肌瘤的体积作为代表性结果。第一疗程后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直至痊愈。

  1.3 观察指标 月经的改变,包括痛经的改善、经量的变化、闭经及月经恢复等情况。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生化指标的监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子宫肌瘤的疗效 服药3个月时B超检查,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用药前子宫的平均体积为(326.4±36.3)cm3, 治疗后为(214.8±23.2)cm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前肌瘤的平均体积为(78.8±9.2)cm3,治疗后为(41.2±10.3)cm3,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服药后6个月时B超检查肌瘤体积较服药3个月时无明显变化。

  2.2 不良反应 观察36例病例中,出现头晕、恶心症状者1例,为轻度,没有因服药引起潮热、烦躁的症状,无中途停药者。服药期间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所有病例未发现明显体重增加及疲劳乏力、色素沉着、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2.3 月经 服药期间观察病例全部闭经,停药后3个月内月经逐渐恢复,月经于停药后25~34天恢复者11例占30.6%;第35~44天恢复者16例占44.4%,第45~54天恢复者5例占13.9%;有4例占11.1%停药后6个月仍未复经。复经者绝大多数经期缩短,经量减少,但有1例停药后3个月复经,经量较前增多1.5倍。

  2.4 血常规 血红蛋白较服药前有所增加。血红蛋白由用药前(92.41±3.30)g/L上升至用药后(118.54±14.32)g/L,平均上升(26.13±17.76)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子宫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许多临床及实验数据表明:雌激素、孕激素是子宫肌瘤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而孕激素在肌瘤生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米非司酮是炔诺酮11-β-二甲基-氨基-苯基衍生物,口服后药物吸收迅速,其半衰期长达25~30h。进入人体后,米非司酮在细胞色素P450酶3A4的催化下,发生去甲基化和羟基化作用,并最终代谢成为单去甲基化、双去甲基化及羟基化物,以上三种主要代谢产物对人孕激素受体具有较大的亲和力[3]。服用米非司酮后子宫肌瘤的孕激素受体(PR)明显减少,同时雌激素受体(ER)也随之减少。血清孕激素、雌激素维持在卵泡期较低水平,从而使肌瘤组织中雌孕激素效应明显降低,导致肌瘤体积缩小[4]。本组病例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4.8%,全部闭经,血红蛋白上升,停药后6个月内有98.9%的患者恢复月经。其中绝大多数病例月经量减少,服药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但有1例复经后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还采取了临床止血及对症处理等措施,提示临床医师应重视月经复潮的临床表现。有单发和多发肌瘤的年轻患者,服药后体积缩小,肌瘤血供减少,行肌瘤剔除术时,肌瘤容易剥离。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故也可作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前用药。对于近绝经期的子宫肌瘤,伴有功能性出血者尤为适用。米非司酮普遍存在停药后复发问题,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但对于严重贫血不能马上进行手术者,术前用药可缩小肌瘤,纠正贫血,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5]。

【参考文献】
   1 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2 顾美娟.临床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5-825.

  3 汤春生, 董建春.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评价.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17(3):136-137.

  4 杨丽君, 魏佳雪. 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17(3):146.

  5 刘传红,李静.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0例临床观察.山东医药,2006,46(16):31.

作者: 黄平萍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