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1期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措施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旨在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了探讨。结果对肿瘤病人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病人得到治疗保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旨在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 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了探讨。结果 对肿瘤病人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 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病人得到治疗保障。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恶性肿瘤是引起病人残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攻克恶性肿瘤是医学界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探讨如何加强和正确进行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的重要举措之一。笔者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此感受颇深,忽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患者的病情就会迅速的恶化,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就会出现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悲惨后果。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调整好病人的心态和情绪,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效果以及病人的康复确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1 恶性肿瘤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及表现

    1.1 恐惧心理 由于人们对恶性肿瘤在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普遍存在“谈癌色变”的情况,认为癌症是“绝症”,得了癌症就等于是判了死刑。因而病人在未确诊前,非常恐惧自己所得的病就是癌症。病人常表现为:忧心忡忡、心情紧张及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或坐卧不安、唉声叹气、感情十分脆弱。

     1.2 怀疑心理 病人在疾病确诊前常有恐癌心理,怀疑自己的病可能是癌症,而一旦被确诊为癌症,病人又怀疑是否是医院误诊搞错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产生怀疑,不愿也不敢相信。表现为:烦躁、紧张、 焦虑,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八方寻医求证等。

     1.3 否认回避心理和幻想心理 病人的癌症诊断一旦被确证,出于对癌症的恐惧,却不愿意面对自己患恶性肿瘤这个现实,对病情以及任何事情都采取回避态度。表现为:沉默寡言、烦躁、激惹、心存幻想,否认癌症这个事实。

     1.4 认可心理和依赖心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的幻想破灭,不得已承认自己患癌症无疑时,“病人角色”的表演则相当“出色”。病人为了不让家人难过悲伤,亲人为了让病人安心治疗,彼此心照不宣,绝口不提病情。这时病人既不表现痛苦也不害怕,显得十分平静。非常愿意与家人呆在一起,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同时也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依赖于药物和其他的一些治疗。把“生”的希望甚至于日常生活护理全都交付给了医护人员。表现为:爱发脾气、苛求挑剔、以“自我”为中心、随时随地的要求医生护士给予关照。

     1.5 抑郁心理和悲观绝望心理 病情的日益恶化和癌症疼痛的折磨,以及化疗、放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人常常产生“生不如死”的念头,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死亡安排多于生还打算,祈求早日解脱。病人常表现为心情忧郁、悲观、消沉和绝望,自残甚至轻生自杀。

     2 恶性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恶性肿瘤病人由于有上述的一些心理特点和心理表现。以及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尤其经过术后几个疗程的长时间放、化疗,病人会因为其放疗的副作用、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和常人难以忍受的癌症疼痛等,使病人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烦躁、情绪低沉、意志消退等不良心理状态和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其陷入悲观绝望之中,丧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而再不愿意继续治疗。病人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和消极情绪,会使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加剧病情恶化的程度和速度。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不仅有利于肿瘤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还有利于肿瘤的消退。是一种值得医护人员重视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3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3.1 针对不同的肿瘤病人心理特点,制订出合理的、科学的心理护理计划,并配备专门的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医学心理学知识的护士去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要根据病人在不同疾病期的心理状况和病情的变化等情况,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计划实施方案。给予患者以贴心的心理抚慰及精神调养,以及必要的生活指导。充分调动其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

  3.2 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应有深厚的同情心和爱心。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以及情绪反应了然在胸,在充分掌握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之后。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如精神紧张、心理恐惧、否认怀疑、悲观失望、绝望情绪等,有的放矢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工作,给予对症下“心”药,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在医疗方面让患者满意放心。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

     3.3 护士为患者提供精心护理时,不可忽视家属的作用。家属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行为、生活习惯 最了解,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他所不能替代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家属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克服悲观失望情绪,与医护人员一道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并积极配合医师对疾病的治疗。

  3.4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建立在良好的护、患之间的关系上。护理人员要随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加深患者及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保证各项治疗方案和疗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尽可能地满足其癌症患者的意愿需要。根据病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布置住院的病房环境,如家庭式病房或工作式病房。让患者在身患绝症住院期间,感觉到一样可以得到工作和生活乐趣,一样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从而唤起病人对生命的渴望,产生出强烈的生存意愿,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去战胜病魔,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关键环节之一。护士以和蔼的态度、可亲的语音,关心体贴的行动,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有效地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以典型治愈病例让病人看到治愈的光明前途,可让病人的悲观情绪得以消除,在精神上得到支持。取得病人在治疗上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对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和恢复。而且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韦翠英.临终病人心理护理之我见.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1):152.

     2 化前珍,刘芳娥,张如英.重视家庭在老年病人临终护理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1997,32(5):298.   
  作者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6-24) (编辑日 强) 

作者: 杨华美 雷茂林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