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3期

山区乡村医生和个体医密闭式静脉输液情况调查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密闭式静脉输液(以下简称静脉输液)是乡村医生(以下简称乡医)和个体医为患者治疗的主要措施,他(她)们静脉输液技术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占全国80%农村人口的医疗安全,为了解山区乡医和个体医静脉输液技术掌握程度,笔者对全县147名乡医和个体医进行静脉输液实际操作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借县卫生局......

点击显示 收起

  密闭式静脉输液(以下简称静脉输液)是乡村医生(以下简称乡医)和个体医为患者治疗的主要措施,他(她)们静脉输液技术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占全国80%农村人口的医疗安全,为了解山区乡医和个体医静脉输液技术掌握程度,笔者对全县147名乡医和个体医进行静脉输液实际操作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借县卫生局举办的“安全注射”培训班的机会,笔者对来自全县范围内的147名乡医和个体医进行培训后静脉输液(自带病人)操作考核,考核者由县人民医院具有副主任护师资格的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担任,根据2004年温州市高等职业大学招生密闭式静脉输液评分标准,逐个进行考核评分。

  2 结果

  见表1。

  表1 考核评分结果略
     
  99%的人员静脉输液都一针见血,全过程的操作完全正确的仅占2%。因为是培训后考核,参考人员为得到“安全注射证”所以操作非常认真,因此表格内的数据要比平时偏低。

  3 讨论

    3.1 存在的问题 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是安全医疗的保证。考核结果表明全体参考人员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方面的问题,如无菌棉签污染率达53.1%;灭菌持物钳污染率达72.8%,操作跨越无菌区达87.1%;很典型的例子还有:将打开的磺酊乙醇瓶盖、无菌盒内面随意放在桌子上;无菌持物钳一拿起就倒置;用手抓住灭菌持物钳中段固定针头;甚至有人从无菌盒中直接用手抓无菌针筒、液体瓶口未经消毒就把药水注入瓶内;扎压脉带方向倒置;无菌输液器针头污染;无菌输液贴随意贴在白大衣上或方盘边缘上;污物随意乱扔;甚至有人抄输液卡写上:盐水半斤、维生素1支;药物不查对一拿起就用;用眼睛看看(不看表)茂菲氏滴管就把滴速写成60、70滴;真是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

    3.2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3.2.1 不是护理专业毕业生 因为护理专业本身的特点,护士没有处方权,在山区农村护士单独开诊所是根本赚不到钱,所以这147名中,学各种专业的都有,都有行医资格,有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唯独没有一个执业护士,护士和医师比例为0:147。护士没有处方权,医师却有输液权,这强烈的不平等,更促使医师与护士比例的失调。他们平时输液机会多,所以99%的人都能一针见血,但无菌观念及“三查七对”观念又极差,医疗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才更使内行人担忧。

    3.2.2 他们没有经过基础护理操作的正规培训和考核 在此之前的所有培训学习和考试中,都是按医师这一套去培训和考试考核的。平时诸如“安全注射”之类的培训考试也都是理论考试。考卷一发考卷一改,分数在及格线上就可轻松得到“安全注射”证,就可输液打针。因为逐个进行操作考核太费 时间和精力,吃力又得罪人。

    3.2.3 乡医和个体医具有终生为病人医疗服务的特点 对年龄超过45岁的乡医和个体医在发执照时,条件可能放宽,且他们自负盈亏,不需要国家投资,只要身体还干得动,就有人上门求医,没有退休。

  3.2.4 他们由于条件限制医疗技术无法提高 由于山区农村一个村就这么一名乡医或个体医,只要有行医资格,他们开诊所或开个村卫生室。自己既当老师又当学徒,既当医师又当护士,无法提高自己的技术,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即使无菌操作等技术再差,老百姓又不知道,只要不当场出事,还照样行医输液。

  4 对策

    4.1 开设社区护士专业 大中专院校开设社区护士专业,培养社区护士人才,向社区输送新鲜血液,真正开展社区服务,并且在政策上、待遇上能对社区护士倾斜,使社区护士能安心社区服务工作。

    4.2 积极严格培训短期护理人员 在社区服务工作没有真正搞起来之前,对所有的在岗有行医资格人员进行基础护理操作的经常性的规范性培训和操作考核(而不是形式上走过场),把护理操作合格作为发行医执照的必要条件;若有可能,乡医和个体医也要像正规医院住院医师规范性培训一样进行培训,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不管对错,没有约束。

    4.3 实行乡医和个体医退休制度 到一定的年龄就不准再行医,实行人员新老交替。当然老的一批乡医和个体医也不乏技术精湛者,但相当一批人员,旧的不良习惯难改新知识难以入脑,即使再培训,仍不能严格达标。

    4.4 进行法律知识和医疗安全知识培训 使他们明确遵守医疗规则的重要性,及医疗纠纷的利害关系,使他们在临床行医护理时严格遵守医疗规范,无菌操作。知道哪些事情该干,哪些事情不该干。

    总之通过输送新鲜血液、规范性培训,使乡医和个体医真正掌握静脉输液及其他护理操作技术,把安全隐患降低到最低限度。    

  作者单位:325500浙江省泰顺卫校 

    (收稿日期:2004-08-19) (编辑刘 静)

作者: 何蔚春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