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5期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功能制护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应转向系统化心身护理。心血管疾病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最为明显的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我院自2001年6月至今,对200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心理状态分......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功能制护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应转向系统化心身护理。心血管疾病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最为明显的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我院自2001年6月至今,对200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心理状态分析,并针对各种不同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一定的效果,较好的配合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工作的开展。

  1 临床资料
    
  本组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共20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5岁。其中冠脉造影100例,支架植入术50例,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安置永久起搏器20例。

  2 心理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1)做好环境准备,给患者心理安全及舒适感。(2)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大多数患者对于手术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存在担心、紧张、恐惧心理,解决他们心理误区的有效方法是消除“未知”,为此,我们重点加强了术前健康教育工作。(3)动员患者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顾虑;针对介入治疗费用高,部分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及医疗费用来源困难而产生思想顾虑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协调工作,以减轻其心理压力。(4)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焦虑、恐惧或悲观失望的患者,我们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使患者以交谈方式把自己的心理问题讲出来,同情关心患者,以真挚的感情与他们交往,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疏导、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让做过介入治疗的患者介绍体会,典型的病 例对患者有很强的说服力。
   
  2.2 术中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下。护理人员除做好术中严密监护外,语言的交流对患者也是极大的安慰,是解除患者情绪紧张的一个重要途经。和蔼亲切的问候,能使其在心理上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觉到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可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心,分散注意力。同时了解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术中一些不良反应,采取及时的护理应急措施。对术中出现的手术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及时给与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术中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安慰患者千万不要紧张,经我们及时有效处理后能够很快好转,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
   
  2.3 术后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通常会担心手术效果与结果、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要掌握个体化的原则,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病情,解除对疾病的压力,保持乐观的情绪,教育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对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及并发症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
   
  总之,介入治疗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实用性,是介入治疗和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具备心理、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注重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通过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才能满足患者要求,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是介入治疗过程中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作者: 刘瑞菊 贝荣 冯亚新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