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运用护理程序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实践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非感染性流行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其对治疗经过的认识,对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影响,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非感染性流行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其对治疗经过的认识,对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影响,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威胁生命。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1] ,它综合了对糖尿病护理管理治疗的各个方面,对减轻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临床实践介绍如下。
    
  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要而赋予护士的职责,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2] 。运用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预防及自我保健意识。
   
  2.1 护理评估 评估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通过与患者接触,明确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和关心的问题,对患者知识缺乏做出评估。例如:大多数患者缺乏糖尿病的有关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只知道一些简单的限制糖类等知识,而涉及到糖尿病的详细知识并不清楚,大多数人不了解糖尿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
   
  2.2 护理诊断 诊断是健康教育计划的依据,根据与患者接触了解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由此做出护理诊断:知识缺乏,如缺乏糖尿病的有关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2.3 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态度和兴趣等实际情况,选择教育内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概况、糖尿病的概念、糖尿病饮食指导、糖尿病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知识、胰岛素知识及操作技术、低血糖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糖尿病并发症知识、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及意义、糖尿病足部护理等。
   
  2.4 实施方法 落实健康教育计划,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针对不同人群和个体,采取不同方法和形式,灵活运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2.4.1 集体教育 采取集体上大课的方式或专题讲座,对于糖尿病患者普遍性问题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内容涉及到糖尿病概况、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胰岛素知识、血糖自我监测、低血糖处理、糖尿病足部护理等。教学方式采用讲座、现场答疑、患者现身说法、多媒体教育等。在讲课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例如:讲饮食控制,我们发现许多患者存在饮食误区,有些患者不敢吃甚至不吃主食,有些患者不知道吃多少,如果仅给患者讲解如何计算热卡,会使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难以操作,我们利用食物模型和样本,讲解均衡饮食原则和意义,介绍食品交换份的方法,这样就会使患者感到通俗易懂和便于了解。
   
  2.4.2 小组教育 住院患者可以采取小组教育的学习形式,进行系统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并且积极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病区内患者共性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播放糖尿病教育专题录像带或播放教育光盘,内容全面,涉及到糖尿病的各个方面,针对具体问题给予具体讲解;另一方面,患者一起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加深彼此间相互交流和沟通,也为对方提供相互支持和动力。
   
  2.4.3 个别教育 即面对面与患者单独交流。个别治疗教育计划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技能、兴趣及已有的知识来制定。例如:有些需要胰岛素治疗的老年患者,文化程度低且视力不太好,即使讲述过3、4次胰岛素的操作方法还是没有完全掌握,这就需要护士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演示;对于糖尿病性功能异常的患者,涉及到个人隐私,不便在公共场合讨论,因此要选择个别教育,以利于患者需求。总之,采用一对一的谈话方式,可以提供直接反馈的机会,在交流中允许患者有足够的时间自我陈述,了解到患者的需要后,给予相应的解释、教育和训练。
   
  2.5 评价 对健康教育计划及实施进行效果评定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在健康教育形式上采取多样化,因人、因时、因地、因需要灵活掌握,集体教育作为普及型基础疾病知识教育,增加了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小组教育具有针对性,同时,把具有同一问题的患者组织起来一起教育,既节省时间,又有同一学习目标,还为患者相互学习、共同讨论提供相互支持和动力;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弥补了集体教育和小组教育的不足,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通过护患交流、知识问答等形式判断健康教育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入新一轮护理程序,从而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总之,运用护理程序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能力,增强了患者对糖尿病的预防能力、自我监测能力及自我保健能力,对缩短治疗时间有一定效果。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教育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3] ,如何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是今后糖尿病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樟荣.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糖尿病新世界,2001,(2):30-32.
   
  2 丁炎明.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75-76.
   
  3 唐惠兰,周丽.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初探.中国健康教育,1997,13(2):40.

  (编辑商志伟)

  作者单位:266109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作者: 迟晓琳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