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开胸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开胸术引起的术后疼痛,最初表现为患者焦虑、躁动和兴奋,进而引起机体新陈代谢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升高,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康复,为术后的化疗或放疗赢得时间的重要环节。上述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开胸术,术后4~6h开......

点击显示 收起

    开胸术引起的术后疼痛,最初表现为患者焦虑、躁动和兴奋,进而引起机体新陈代谢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升高,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康复,为术后的化疗或放疗赢得时间的重要环节。

    1 临床资料

    2003年7~12月,我院共收治普通胸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31岁。上述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开胸术,术后4~6h开始药物镇痛,全程贯彻心理指导及行为训练。

    2 护理干预

    2.1 注重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入院后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正确对待术后切口疼痛,指导患者采取预防性措施。

    2.2 术后重塑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 及早发现并改变患者面对较剧烈疼痛时表现的悲观、失望情绪,使他们相信,即使疼痛持续存在,他们也能提高生存质量、战胜疼痛。

    2.3 实施舒适护理 把舒适护理理论融入开胸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中,减轻疼痛与不适。(1)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病房内保持安静、整洁,光线和通风良好。合理安排护理操作,避免在操作中引起患者的痛苦。(2)指导患者采取合理的卧位:全麻清醒6h后取斜坡位,这样不仅使膈肌下移,增加胸腔容积,利于肺部气体交换,减轻胸闷不适,更可以减轻切口的张力,利于减轻疼痛。(3)早期活动,增加运动锻炼:制定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运动计划,增加患者控制疼痛的能力和信心。

    2.4 技能训练

    2.4.1 放松练习 先让患者咬紧牙关或紧握拳头,然后放松,再指导患者按: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的顺序,使各部肌肉先收缩后放松,最后达到全身放松。

    2.4.2 注意力训练 鼓励患者描述过去有意义的事情,听一段喜欢的音乐节目,分散患者对于疼痛的注意力。

    3 药物镇痛

    上述护理干预,虽然可以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疼痛,但大多数还需要药物镇痛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1 指导患者接受药物治疗 及时向患者解释应用镇痛剂的利弊、应对策略及过度疼痛对机体产生的消极影响,使患者积极配合使用镇痛剂。

    3.2 正确使用评价工具,客观评估疼痛程度 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根据WHO手术后疼痛分级标准,Ⅱ级疼痛,需用镇痛药;Ⅲ级疼痛,需用麻醉镇痛药。

    3.3 使用镇痛药的方法 本组40例患者全部使用微量泵连续静脉输注法。采用浙江医学仪器厂生产的W2-50B型微量注射机,以5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氟哌利多5mg、芬太尼1mg,加入生理盐水至50ml,混匀排气后连接泵管,放入微量泵针管夹内,推动滑座至可注射状态,连接头皮针即可。调节流量:一般0.5~1.0ml/h,视患者疼痛程度随时调节。使用时间:一般为完全清醒后4~6h开始至术后第3天拔除胸腔引流管为止。

    4 结果

    本组病例经过护理行为干预及微量泵持续镇痛,镇痛时间最长92h,最短10h。40例患者术后情绪均稳定;自述较舒适,自主活动不受限制,对镇痛效果满意者39例,占97.5%;术后每日睡眠时间>8h,质量好者38例,占95.0%;术后均能有效咳嗽,无一例发生肺部并发症。持续镇痛引起的不良反应:出现呼吸抑制者2例,占5.0%;轻度呕吐者6例,占15.0%;仅恶心无呕吐者16例,占40.0%;皮肤瘙痒者3例,占7.5%。应加强护理,对症治疗。

    5 讨论

    许多手术后呼吸、循环、内分泌等并发症都与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有关。术后镇痛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痛苦,而且能提高患者自身防治手术后并发症的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舒适护理理论、行为训练及心理指导,配合微量泵镇痛等护理措施,使术后无痛成为现实,从而为患者术后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编辑商志伟)

    作者单位:277500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北医院

作者: 李秀茹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