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理念是个人或群体的价值取向与信念系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理念。本文以《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例,阐明了教师遵循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是:(1)教学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理念是个人或群体的价值取向与信念系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理念。本文以《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例,阐明了教师遵循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是:(1)教学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2)教必有法,法无定法,只有教学得法,人人都能掌握学习;(3)教与学都是有目标的行为,教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立业先立人,学不仅是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思维。(4)教学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艺术,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以上教学理念指导《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理念是个人或群体的价值取向与信念系统 [1]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理念。教师要搞好教学工作,必须树立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共同的信念与追求,有共同的理想与行为,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结果。教学理念的设立,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项重大革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1 教学理念

    教学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成功的教学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必有法,法无定法,只有教学得法,人人都能掌握学习,才能高质量的达到培养目标。教与学都是有目标的行为,教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立业先立人,学不仅是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思维。教学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艺术,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学方法

    2.1 培养护生的专业价值观,树立护理理念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绝对权威,学生只是处于被教育、被培养的对象。而现代教育则提倡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2] 。根据现代的教育观念,护理教学模式必须由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现代的“以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为主”。实践证明,知识传授的多少同教学质量之间并不是正相关。现代信息社会中,教师更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有没有不断学习的动力。《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应当特别强调学生的专业价值观,注重一切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价值取向和专业行为的培养,树立护理理念,对护理事业有坚定的信念、这是搞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内在因素,故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做法是在本课程教学的开始,每人填一份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了解学生的专业思想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了解学生的个性及思想动态,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同时选择典型事例,组织学生讨论,树立热爱护理事业的坚定信念、视病人为亲人的情感、刻苦钻研技术和勇于进取的意志;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2.2 课堂教学以“导学”为原则进行整体设计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任务是“导学”,导学包括(1)导读:指导学生进行自学;(2)导思:启发学生积极思维;(3)导议: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诱导学生积极发言;(4)导练:指导练习和训练以达到目的。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对每一章节都设计了导读、导思、导议、导练内容,坚持每堂课让学生有自学、思考、发言、动手操作的机会。例如学习“三测单绘制”一课时,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三测单绘制的原则、方法与要求(根据湖南省医疗文件的记录与管理要求制定)作为自学内容,然后提出许多问题,如(1)怎样填写手术后日数?(2)在三测单40℃~42℃之间填写什么?怎样填写?有何要求?(3)患者物理降温后的体温怎样表示?(4)绌脉怎样绘制?(5)灌肠后一次大便怎样记录?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发言或表示在三测单上,最后布置作业,每人绘制一张三测记录单交给老师,教师评定后将绘制优秀的张榜公布。这种教学方法确实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上起课来也倍感轻松,但课前老师需要精心设计。

    2.3 实验教学以“展示问题,活动多样”为原则进行整体设计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大量应用了病例分析讨论法、设疑设障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自学讨论法与完成任务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法,在模拟病房中,设计“标准化病人”创立情景,使学生进入护士角色,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角色转换,有些操作让学生扮演患者(如各种注射、口腔护理、头发护理、鼻饲、灌肠等),使学生体会患者的感受,增加对患者的理解;完成任务法,如学完健康教育后要求学生针对某一疾病或主题自己设计一张健康教育宣传卡,要求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组自学讨论法,即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在课前给学生布置讨论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同一小组的学生要协调分工,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寻找资料,查阅文献,并将资料汇总整理,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汇报,评价则以整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总之,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争论、讨论,并利用各种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如何决策,选择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4 把握整体、注重个性、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3]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否则,不可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也不可能达到教育目标。第斯多惠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起点”。笔者认为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第一,要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及个体差异,如基础水平(高中起点与初中起点)接受能力、学习方法与已有的知识等,以选择正确的教学起点,使教学的重点、深度和教法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二,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如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辩论;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操作能力强的同学,有些示教交其进行,如冷、热疗法、卧床病人换单法等;对善于表达的学生,交其感兴趣的内容让其讲授;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信息量,对学习困难者,给予补课或辅导。第三,在教学中注意收集和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阳爱云.护理学基础.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5.

    2 沈宁.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华护理杂志,2000,10(35):613-615.

    3 张振东,袁东河,高体健.医学教师必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30.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425006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作者: 陶丽云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