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复入院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慢性病患者常因疾病反复不愈而多次复诊入院,此类患者的心态与初次入院比较大多存在差异,有其特殊性。1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慢性病是难治性疾病,具有不可逆的病理变化,需长期治疗和护理,患者常存在以下心理状态。1情绪不稳、悲观消极患者长期疾病缠身,增加了经济负担,对康复缺乏信心,对生活缺乏兴趣,闷闷不......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病患者常因疾病反复不愈而多次复诊入院,此类患者的心态与初次入院比较大多存在差异,有其特殊性。医护人员需认真分析,正确对待。

  1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慢性病是难治性疾病,具有不可逆的病理变化,需长期治疗和护理,患者常存在以下心理状态。
   
  1.1 情绪不稳、悲观消极 患者长期疾病缠身,增加了经济负担,对康复缺乏信心,对生活缺乏兴趣,闷闷不乐,胡思乱想。
   
  1.2 多疑好猜、孤僻伤感 此种心态多见于老年慢性患者。患者长期患病,有较多的时间注重与思考别人的言行,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境界、精神过敏,多疑好猜,担心别人歧视孤僻伤感。
   
  1.3 矛盾焦虑、求愈心切 此种心态多见于中青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患病,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影响,患者终日焦虑不安。迫切希望找到灵丹妙药,听到某种治疗有效都想试一试,屡试不愈,加重了焦虑情绪。

  2 慢性病患者复入院的心理演变
    
  慢性患者复入院后原有的异常心态常随病程进展出现变化。
   
  2.1 悲观消极情绪突出 在复入院的初期此种心态最明显,疾病的晚期或突然加重的病情,使患者敏感地察觉到病情的严重性,悲观消极情绪变得突出。
   
  2.2 夸大既往入院的经验 此种心态多在复入院的初期明显。患者大多强烈希望由前次经治自己的医生诊治,认为他们熟悉自己的病情,治疗起来得心应手。个别患者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新医生有新方法。他们往往反复介绍自己的病情及前次治疗的经过。
   
  2.3 抬高患者的角色 多见于病情稳定后,部分患者把本次加重复发归咎于无关联的某种饮食或活动,因此不恰当“忌口”,不能按医嘱进行适当的活动。希望医生给自己用最好、最新的药物。

  3 心理护理
    
  充分认识此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做好护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 全方位的了解患者 由于是复入院的慢性病患者,因此多有前次入院的记录,医护人员要尽可能掌握其患病的一般情况,同时对其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态度。熟悉患者既往的个性特点,包括个人爱好、性格脾气等,要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加以评价。既要熟悉患者目前的生理状况,又要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的了解患者,才能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3.2 抓住共性、注重个性 如前所述,复入院慢性病患者既具有慢性患者的共同心态,又因复入院而出现心理演变,同时年龄、阅历、个性、入院时间等不同又导致个体心理的差异。因此,笔者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护理患者的同时,应重点抓住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复入院初期,患者悲观消极情绪明显,笔者要做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对病情做恰当的解释,让患者对复发后的病情有所了解。适当透露一些治疗本类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让患者对康复抱有希望。鼓励患者树立乐观主义精神,耐心而又科学地听取患者对病情的叙述。在患者面前举止端庄、言语清晰、态度和蔼,尽可能不说易使患者生疑的话,不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尊敬老年患者,使其与子女的关系融洽;理解中年患者,帮助解决思想顾虑;鼓励年轻患者,进行正确开导和劝慰。病情稳定逐渐恢复后,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慢性病的特点,消除求愈心切而带来的焦虑心理。这时期护理人员用足够的时间利用患者复入院的机会引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对有意抬高患者角色的患者,要认真解释,科学引导,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健康部分,配合治疗和护理。 

  (编辑海 鹰)

  作者单位:264400山东省威海市中心医院

作者: 宋修爱 赵丽君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