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0期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身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长期血透维持生命的患者逐年增加,透析技术及患者自身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存活期及存活质量,故而血液透析患者不仅要做到规律透析,而且要学会自身护理。1必须做到充分透析血液透析患者严格按医嘱规律透析,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透析剂量,如透析时间、透析膜类型和溶质清除率。通常每......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长期血透维持生命的患者逐年增加,透析技术及患者自身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存活期及存活质量,故而血液透析患者不仅要做到规律透析,而且要学会自身护理。

  1 必须做到充分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严格按医嘱规律透析,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透析剂量,如透析时间、透析膜类型和溶质清除率。通常每周透析3次,每次3.5~4.5h,使最低KT/V>1.3,尿素下降率(URR)>70%,因为透析不充分时,患者可发生营养不良、贫血和各种功能障碍,使住院日期延长,死亡率增高。

  2 特别要注意保护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透析充分的前提,故患者必须保护好血管通路,以防受压、狭窄、血栓形成及感染,即使有出血倾向,也必须在透析中抗凝,若有发热、内瘘静脉压升高,URR<65%,提示可能为血管通路感染及血栓栓塞,必须按医嘱及时行超声多普勒及内瘘造影、溶栓、抗感染等治疗。
    
  3 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患者营养状况发现与透析患者的存活率直接相关,故血液透析患者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取热量应为55%~60%来自糖类,20%~25%来自脂肪,10%~15%来自蛋白质。
   
  3.1 摄取高生理性蛋白质(三餐必须摄取多量蛋白质,1.2g/kg左右) (1)2/3来自动物蛋白质:如鱼、贝类、肉类、牛奶、蛋黄。(2)1/3来自植物:如黄豆及素食类制品。
   
  3.2 摄取适当的热量(以米饭为主食) (1)糖类食物:如谷类、淀粉类、糕、饼类。(2)脂肪:如植物油。
   
  3.3 适当补充维生素(依照医嘱处方) (1)水溶性维生素B及叶酸必须补充。(2)脂溶性维生素A及D不必补充。(3)维生素E及K适量补充。

  4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1 水分的摄取 (1)每天饮水量:前一天尿量+300ml。(2)气温较高:前一天尿量+800ml。(3)两次透析间不超过干体重50%(每天测体重)。
   
  4.2 盐分的限制 (1)每天盐分(包括味素及酱油的盐含量)摄取最多约2~4g之间。(2)烹调时使用适当的白糖、白醋、葱、蒜,增加食物的可口性(1g盐=60ml酱油=5ml黑醋)。
   
  4.3 低钾饮食 (1)含钾量较高的水果应避免:如香蕉、番茄、木瓜。(2)蔬菜:如马铃薯、甘薯,需烫过再烹调,勿喝火锅汤、菜汤。(3)低盐酱油及代用盐不可食用。(4)每餐少量摄取一种水果。
   
  4.4 低磷饮食 (1)限制酵母粉、动物内脏、蛋黄及坚果类。(2)肉类先用水烫过,再煎、炒、炸。(3)每餐饭中必须同时服用P结合剂。

  5 纠正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是肾性贫血的直接原因,许多尿毒症症状都与之相关。正规的EPO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日。故患者必须遵照医嘱定期做血常规化验,以调整EPO剂量,使红细胞压积水平达到33%~36%。
    
  6 控制血压
    
  几乎所有患者刚进入透析时都因水钠潴留发生高血压,应遵医嘱首先缓慢清除多余的容量,负荷达到理想体重,而后间隔一段时间都要对标准体重加以修正;除此之外,如血压仍不稳定,必须按医嘱服用降压药。

  7 密切注意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血透患者应注意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出血、感染、硬水综合征等并发症,学习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到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8 保持良好的心态
    
  血透患者必须面对现实,树立与疾病斗争的勇气,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透析,维持营养及电解质平衡,尽早回归社会。
   
  总之,只要按医生嘱咐,做到良好的自我防护,就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才能延年益寿。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716000陕西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血透室 

作者: 郭燕楠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