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气管切开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我院颅脑外科从1998年7月~2000年7月共收治重型脑外伤及脑血管意外者121例,其中行气管切开者31例,现将为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12~76岁,平均44岁,其中特重型、重型颅脑外伤22例,高血压脑出血8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气管切开时间最长46天,最短7天。1改变......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颅脑外科从1998年7月~2000年7月共收治重型脑外伤及脑血管意外者121例,其中行气管切开者31例,现将为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12~76岁,平均44岁,其中特重型、重型颅脑外伤22例,高血压脑出血8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气管切开时间最长46天,最短7天。

  2  吸痰时机

  2.1  改变吸痰间隔时间  频繁吸痰容易造成患者气道损伤使气道分泌物增加,故吸痰应根据病情而定,减少不必要的吸痰。

  2.2  护理人员要勤巡视,注意观察患者  气管切开患者不能自诉自身状态,并且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应勤巡视病房仔细观察患者变化,如(1)有咳嗽或呼吸窘迫;(2)在病房病床旁听到痰鸣音或使用听诊器放置胸骨上窝听到痰鸣音;(3)氧分压或氧饱和度突然降低。若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立即吸痰,且应在为患者更换体位,翻身,雾化吸入后吸痰。

  3  吸痰方法

  3.1  吸氧  吸痰前后应给患者吸入纯氧2min,可有效预防缺氧和窒息,否则极容易发生缺氧和窒息[1]。

  3.2  雾化吸入  痰液黏稠可间断雾化吸入,可使痰液稀释,有利于吸出。可视病情选用20ml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注射液80mg,α-糜蛋白酶10u、地塞米松5mg进行雾化吸入,这样不仅可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吸出,同时还能起到消炎解痉等目的。临床观察证明:吸痰前用生理盐水滴入气管稀释痰液,不仅无效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2]。同时因气管纤毛以1mm/min的速度向上推送分泌物,故雾化后15min吸痰效果好。

  3.3  选用适当的吸痰管  可以降低对呼吸道的损伤,使用内径为0.3~0.5cm,长约30~50cm以上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内径小于气管内径的一半,吸痰时空气仍可以进入肺部,可大大减少窒息的可能,并防止负压过大引起肺不张。

  3.4  保持吸痰管通畅  置吸痰管时应观察是否通畅,避免痰痂形成而阻塞。护理人员可取出内套管进行煮沸消毒,每日2次,可有效防止痰痂形成,并且有利于控制肺部感染。

  3.5  吸痰时吸痰管置入最深处上提1cm再开负压,边旋转边退边吸  禁止退管间断施压和进管施压,否则造成无效吸痰。操作时动作要娴熟、轻柔,吸引负压不超过0.5kPa,每次吸痰连续次数≤3次,每次持续时间≤10s,痰多一次不能吸净者,先吸氧,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再吸痰。若患者咳嗽反射好,可适当刺激患者,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由气管套管管口喷出,然后在气管切开开口处吸净残余痰液而避免深部抽吸,减轻患者痛苦及气道损伤。

  3.6  吸痰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若有明显改变,立即停止吸痰,严重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3.7  注意无菌操作  咽部和气道同时吸痰时,应先气道后咽部的原则,避免污染和医源性肺部感染。同时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带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时用的生理盐水每次更换,吸痰器每天清洗消毒。

  4  体会

  气管切开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自行排痰障碍,故吸痰不当可导致不必要的气道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增加感染因素及出血、窒息等。因此笔者体会到应用上述方法 可以杜绝因吸痰操作不当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全碧霞,李秋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护理学杂志,2001,16(3):163.

  2  刘志敏,白俊萍.机械通气患者适时吸痰的临床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311.

  (编辑 晓  青)

  作者单位: 344100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

作者: 吴英玲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