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5期

弹性工作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目前护理人员比例偏低是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缓解手术室业务量与护士弹性排班制度,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我院手术室现有护士15名,其中40岁以上3名,30~48岁8名,30岁以下4名,主管护士2名,护师9名,护士4名,担负着全院手术病人的全部护理工作。我院每天平均手术量为20台,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缓解了手......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护理人员比例偏低是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缓解手术室业务量与护士弹性排班制度,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基本情况

  我院手术室现有护士15名,其中40岁以上3名,30~48岁8名,30岁以下4名,主管护士2名,护师9名,护士4名,担负着全院手术病人的全部护理工作。我院每天平均手术量为20台,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缓解了手术室护士编制不足造成的矛盾,充分发挥了护士的潜能和能动性。

  2  实施办法

  2.1  合理调整护士排班  (1)长期以来护士上班时间以天计算,现改为以小时计算。除了夜班休息外,其余各班次的护士均在可控机动范围内,根据手术量,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同时要求全体护士与手术室保持全天候联系,随叫随到。(2)手术拖班时间均实行登记制度,护士长在排班时根据登记灵活安排人员休息,实行时间累加集中休息的办法,以保证手术量大时尽量不发生补休减员。(3)手术间实习责任管理,重新规定各班职责,各手术间的常规清洁及物品保管清点工作由责任护士负责,每台手术间术后处置由手术护士负责完成,同时减少手术中的交接次数,使责任人的数量控制在最少,减少不安全因素。

  2.2  弹性安排手术护理人员  (1)根据手术量安排人员,合理控制上班人数及时间,护士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督促医生准时到位手术,减少时间资源的浪费,手术常因查房、换药或因麻醉等原因不能及时开始,对此应及时掌握信息,随时了解手术动态,以控制护士上班时间,减少护士因等待手术造成时间浪费和多次交接而造成的安全隐患。(2)开展连台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台的快速周转,只要病人具备手术条件,并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就可以接台手术,使择期手术急诊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手术量,而且缩短了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

  2.3  激励机制的应用  (1)合理安排护士的休息时间,护士补假实行补休轮休制,对拖班加班时间可以进行累加并合休息。(2)在评优及奖金发放上实行政策倾斜,把拖班及加班时数等作为拉开奖金差距的依据,并在择优及评先进分配上予以优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物质奖励较公平的情况下,护士对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更为重视。手术室护士普遍有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抢救病人成功的喜悦更能安慰其工作时间不确定造成的不良情绪,使她们对工作始终保持热情。

  3  实施后的效果

  3.1  缓解了护理人员的不足  通过上述弹性排班,使护理劳动力得到了合理的分配,护士在岗时间内能最大可能的满负荷工作,同时也便于护士长安排护士休息。

  3.2  缓解了手术高峰时的待手术时间  提高了病人及医生的满意度,由于手术大多集中在上午,可根据手术合理安排人员,兼顾满足下午手术的需要,保证满足全天手术安排。

  3.3  杜绝了差错的发生  弹性排班后,在手术集中的时间里,增加了护理人员,缓解了“忙”、“乱”局面,同时也杜绝了因交接班频繁导致的安全隐患,弹性排班以来,无严重差错事故发生。

  4  存在不足之处

  弹性排班有效保证了手术工作的需要,但护士有时随叫随到,扰乱了护士的正常生活节奏,特别对已组织家庭的护士,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做出一定的牺牲,同时由于工作繁忙,大部分护士午餐仓促完成,会对护士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5  讨论

  由于手术室人员缺编,工作强度大,而手术量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长期以来手术室护士工作既有超负荷运转,又有人浮于事的现象,从现有的资源发掘潜力,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尽量节省人力资源,是解决眼前困难的最佳途径,手术室护理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集中人力应付手术高峰,在手术相对较少时合理安排人员补休,实行接台手术,减少单位工作时间的浪费,既节约了医院的资源,又增加了手术数量,缩短了病人术后住院日,使手术护理不仅在数量上得到提高,也得到了质量上的保证。

  作者单位: 225700 江苏兴化,兴化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编辑:建  伟)

作者: 储梅芳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