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6期

10例白血病患者并发伤口溃烂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为促进白血病并发伤口溃烂患者的伤口愈合。方法根据溃烂伤口的局部情况,采用全身治疗方法及不同的护理方法综合处理。结果本组10例患者,历经最长35天,最短10天的综合处理,伤口全部愈合,除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9例均先后不同时间出院。结论通过全身治疗方法及根据溃烂伤口局部情况采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为促进白血病并发伤口溃烂患者的伤口愈合。方法  根据溃烂伤口的局部情况,采用全身治疗方法及不同的护理方法综合处理。结果  本组10例患者,历经最长35天,最短10天的综合处理,伤口全部愈合,除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9例均先后不同时间出院。结论  通过全身治疗方法及根据溃烂伤口局部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处理,能够促进创面修复,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而贝复济在伤口修复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溃烂伤口;综合处理;贝复济

  The experience of ulcerous wound care for 10 patients with leukemia

  LONG Cai-xia,LIN Hui-qun.

  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Guangzhou 51008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healing of ulcerous wound in the leukemia patients.
Methods  Using whole body therapy and different wound care according to the ulcers degree.
Results  9 patients with  ulcers were cured between 7 to 35 days while 1 patient was died of multi-organic failure.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ulcers degree,the whole body therapy and different wound care can improve the healing of wound and Beifuji gel formulation w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during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ulcerous wou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Beifuji gel formulation

    白血病是恶性血液病,其特点是血液和骨髓中白细胞数量和质量发生异常,异常的白细胞进入全身组织和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感染、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1]。白血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异常,导致白细胞的功能异常,极易发生全身各个部位的感染,如果感染发生在皮肤或黏膜,由于患者免疫力低,容易形成伤口,并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康复。目前临床上对患者伤口的护理越来越重视,并涌现出许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1年多来,我们在临床上曾遇到10例化疗后因白细胞低,导致全身不同部位出现感染创面,并溃烂流脓的白血病患者,经过综合处理,尤其是在伤口使用贝复济喷雾剂后,伤口全部得到愈合,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供同行参考。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平均30岁。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急性红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变3例。创面部位及范围情况(见表1)。其中8例为伤口边缘不规则,并伴有数量不等的脓性分泌物,2例为非化脓性伤口。10例患者均为采用联合化疗的第10~14天出现溃烂伤口,刻下血常规为:RBC 1.39~2.57×1012/L,HGB 46~70g/L,PLT 10~40×109/L。

  表1  创面部位及范围情况 略

  2  护理

  2.1  治疗观察及护理  (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及感染的情况立即抽血送检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联合应用2~3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以后根据药敏试验改用有效抗生素,早期应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疗效,为医生是否更换抗生素提供依据。(2)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应尽早遵医嘱给予输注同型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皮下注射吉粒芬或惠尔血、格拉诺赛特,以迅速改善贫血、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改善症状,预防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重视营养支持疗法,按医嘱使用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维生素等,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患者化疗后胃口差,应鼓励多进食牛奶、鸡蛋、肉汤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2]。(4)患者一般情况差,机体抵抗力低下,可按医嘱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以提高免疫能力,同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减少探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3]。

  2.2  局部伤口的护理

  2.2.1  对化脓性伤口的护理  (1)换药前,连续送检局部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2~3次。(2)根据溃烂面接近会阴部附近易被大小便污染的情况,对会阴部及肛门附近的伤口,嘱患者换药前先排空大小便,每次大便前应保护好伤口,避免污染,大便后进行肛门的清洁,会阴部的伤口则在换药前先进行常规的会阴清洁,小便后应用高锰酸钾溶液擦抹外阴。(3)住院期间如遇女性患者月经来临,因属贫血和血小板低,月经易持续不止,应及时更换卫生巾,并每日采用0.1%新洁而灭棉球会阴擦洗2次。(4)早期患者伤口溃烂面脓液较多时,采用0.1%新洁而灭棉球轻轻擦洗创面,清洗时应以创面为中心点环形向外冲洗,反复冲洗至伤口彻底清洁,然后创面(深的创面)采用中流量氧气吹氧约20min,20min后采用优苏纱布湿敷,并再用敷料覆盖包扎,每天2次。清创几次后,伤口脓性分泌物减少,可不再用0.1%新洁而灭棉球擦洗,而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清洗后采用中流量氧气吹氧20min,然后采用棉棒蘸百多邦外擦于伤口表面及伤口周围红肿的皮肤。经过全身护理及局部伤口外敷后,本组8例化脓性伤口,历经最长7天,最短3天后,伤口已无脓性分泌物。

  2.2.2  非化脓性伤口的处理  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创面后,采用贝复济喷雾剂先对准创面喷1~2次,再根据创面大小盖上比伤口稍大的无菌纱布,将纱布均匀喷湿,如果创面深,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创面后,再用中流量氧气吹创面20min,以贝复济喷湿的无菌纱布作为引流条引流,盖上凡士林油纱布,再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或绷带固定。用贝复济换药时,创面一般比较干燥,分泌物少,可每天换药1次。揭取污敷料时,可先揭开外层纱布或凡士林油纱布,里层敷料宜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轻轻揭起,预防再次损伤新生长的肉芽组织和皮肤。

  2.3  疗效观察  综合处理3~7天后,伤口无脓液渗出,应用贝复济的第2天溃烂基底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色泽鲜红致密成颗粒状,患者疼痛减轻,溃烂面逐渐缩小、变浅,经最短时间10天,最长35天后,溃烂消失,表面完全结痂愈合。

  3  体会

  3.1  护理人员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4],并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  患者溃烂面深,脓性分泌物多,每次换药护理过程复杂,操作要求规范及花费时间长,故要求护士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科护理技能,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及伤口情况的变化。症状有无改善,创面分泌物有否减少,是否已无脓液,是否有肉芽组织的生长,并根据这些情况及时更换护理措施,动态评价护理效果,改变医嘱加常规处理的被动局面。

  3.2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化疗毒副作用大,经济紧张,患者担心疾病的预后,因此护士应耐心地开导,精心的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调节,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保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康复。

  3.3  对会阴部附近的伤口  每次换药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常规进行会阴冲洗和肛门的清洁,并在排便后及时处理,预防刚换好药,患者又因排便而污染伤口,导致重新换药,并注意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防止新生肉芽组织的损伤。同时清洁伤口要彻底,可有效地降低创面的细菌数量,对于创面深的伤口采取吹氧气的方法,可以减少厌氧菌的产生,而采用优苏纱布湿敷,则可以帮助脓液排空,并有收敛伤口的作用。待伤口没有流脓时,采用贝复济喷洒伤口,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并促进创面的愈合。贝复济为一种生长因子,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它能促进毛细血管的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创面的愈合,从而主动促进创面的修复,全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使用贝复济需注意创面必须彻底清洗,以去除坏死组织,让新鲜创面能充分接触贝复济;揭取贝复济喷洒的污敷料时,动作要轻,并可采用浸湿敷料后再轻轻揭起,以防再次损伤新生长的肉芽组织和皮肤;创面纱布应充分喷湿,以达到疗效。

  3.4  营养支持  纠正贫血和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增加营养,可明显改善症状,有利于溃烂伤口的愈合。

  3.5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至关重要[1]  本组病例患者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极低,极易并发感染,故应加强病室内的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2次,每次60min,地面桌椅用健之素溶液清洁消毒,并对患者做好消毒隔离的监控工作,严格限制探视,所有治疗及护理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控制创面的感染起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家华,黄平.现代血液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09,317-318.

  2  唐静.化疗药物引起骨髓抑制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3,18(增刊):219.

  3  冯正仪.内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0.

  4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作者单位: 510080 广东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

  (编辑:晓  青)

作者: 龙彩霞林惠群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