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浅谈失眠症的中医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其临床表现为难于入眠,甚至彻夜不眠。失眠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给不少病人的身心带来困扰,也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降低,长时期的失眠对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2]。临床上治疗失眠多用安定等镇静催眠药。本文针对40例病人,采用中医按摩加心理......

点击显示 收起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其临床表现为难于入眠,甚至彻夜不眠;或睡后易醒,醒后难于入眠;或似睡似醒,醒后仍感困乏[1]。失眠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给不少病人的身心带来困扰,也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降低,长时期的失眠对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2]。临床上治疗失眠多用安定等镇静催眠药。众所周知,所有的镇静药均有成瘾性且日间仍不清醒。本文针对40例病人,采用中医按摩加心理治疗,治愈1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现报告如下。

    1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失眠症在古代书籍中又称“不得眠”、“不得卧”[3]。《灵枢·口问》认为“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2]。说明睡眠是阴阳平衡的体现,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象征。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病,女性和老年人中多见,美国每年大约60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失眠。影响失眠症主要因素多种多样,如噪声、运动不足、疼痛、环境变化、白天睡眠过多、对疾病担忧,还有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情绪压力增加、心理障碍等。

    2  中医治疗

    2.1  一般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有默念数字、听单调的钟表声等,其目的是让全身肌肉放松,心境宁静平和,有助于睡眠。

    2.2  按摩推拿  按摩能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循环,沟通表里,达到阴阳平衡,可有效地防治失眠症[4]。具体可用手指按压或按摩百会、劳宫、涌泉等穴位,可使病人自主神经安定,身心放松从而诱导入睡。还有摸额,按揉脑后,搓手浴面,按摩耳廓,拍打足三里,泡足踏石等自我按摩方法。

    2.3  针灸护理  针灸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生理平衡,主要穴位有神门、内关、三阴交,以睡前2h针刺为宜。耳穴贴压法可以起到镇静安神宁心之效,并有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或者抑制作用;还可以用朱砂外敷涌泉穴,原理是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是经络气血运行的起点,药与穴相配,使心火下温肾水,肾水上济心火,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则其寐自安。

    2.4  心理护理  失眠主要原因是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心理治疗是关键。祖国医学提出“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因此,在护理失眠病人时一定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尽量劝服病人不要过于依赖安眠药,加强精神护理,注意情绪变化,消除不良疑虑,及时开导安慰,保持心情舒畅,使之能积极配合调治。

    2.5  饮食指导  病人睡前忌饮浓茶、咖啡及烈酒可饮牛奶,禁吸烟。饮食宜富有营养清淡的事物,可常食用海带、空心菜、紫菜、水果、绿豆、玉米、动物心脏、肉汤、鱼汤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小结

    睡眠是人生理的基本需求,充足的睡眠可使人消除疲劳,促进恢复体力。失眠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给不少病人的身心带来困扰。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如养生指导、穴位按摩、贴药、针灸、饮食、心理护理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杰,李延欣,李良.失眠的辨证施护.河北中医,2001,23(2):215.

    2  张玲.不寐中西医结合护理.时珍国医国药,2002,11(12):1148.

    3  张露凡.中医内科护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85-190.

    4  邵铭熙.实用推拿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54-655.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 1 030012 山西太原,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030012 山西太原,中铁十七局医院二门诊部

作者: 付玉清 苏传良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