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重症脑血管意外患者留置胃管鼻饲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通过对47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留置胃管鼻饲的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脑血管意外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存在插管困难、易反流、胃排空慢、呼吸道分泌物多等特点。改进插管方法,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注意调整鼻饲的速度和量,可有效地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脑血管意外。鼻饲。...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通过对47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留置胃管鼻饲的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脑血管意外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存在插管困难、易反流、胃排空慢、呼吸道分泌物多等特点。改进插管方法,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注意调整鼻饲的速度和量,可有效地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意外;鼻饲;护理
  
    脑血管患者因双侧皮质运动束受损,咽后的随意运动受到影响,不会咀嚼,发病率25%~42%[1],为保证营养供给,通常在发病24~72h内插入胃管进行鼻饲,由于脑血管意外疾病的影响,插胃管以及鼻饲过程中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2002年2月~2004年12月对47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鼻饲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7例,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经CT显示或MRI确诊的脑血管意外。男25例,女22例,年龄65~84岁,平均74.5岁,平均住院天数32.6天,其中脑出血29例,脑梗死18例,插管时意识清楚而吞咽功能障碍11例,意识不清36例,留置胃管时间2~31天,插管方式均为鼻胃管法。

    2  护理

    2.1  鼻饲时间  一般脑出血患者多在发病48h后开始鼻饲,脑梗死多在24h开始,但可视患者病情不同做适当调整,如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常出现呕吐,此时插入胃管可引起窒息,同时为防脑水肿加重要限制入量,因此鼻饲时间不宜过早,应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上消化道出血,无颅内压增高,呼吸道通畅时给予鼻饲。

    2.2  插管时的护理

    2.2.1  对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因其吞咽障碍插管时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故采用昏迷患者插管法,患者去枕,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会厌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壁从后壁滑行,插入45~55cm[2]。

    2.2.2  对脑出血早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插管时将患者头部托起有造成脑疝的危险,采取侧卧位法:将患者取左侧卧位,在患者肩部及后背垫一软枕,使颈部伸展,头后仰,将胃管自鼻腔缓缓插入,此法对防止呕吐误吸和气管插管状态下留置胃管也适用。我科还有一常用插管法:插入鼻孔约14~16cm时,从鼻饲管出口听到最强的呼吸气流声时,鼻饲管已达声门口,此时把胃管返回1~2cm,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咽后壁滑行,然后徐徐插入40~50cm即达胃内,有时鼻饲管在食管内往往也能听到传导的呼吸音,但与误吸气管显然不同。

    2.2.3  增加插管长度  由于胃贲门处于半开放状态,胃内容物易反流,插管插深4~8cm使胃管接近幽门部,有效减少了鼻饲液的反流。

    2.3  胃管的固定  脑血管意外患者,常有呕吐,很易将胃管吐出,而反复插管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还可造成颅内压增高,故插管成功后妥善固定很重要,每天更换胶布,若被分泌物弄湿随时更换。

    2.4  鼻饲液的种类  因患者多为高龄,且合并其他慢性病、糖尿病,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能保持大便通畅的饮食为主,如牛奶、米汤,同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保证机体水电解质能及时补充,防止营养失衡。

    2.5  鼻饲的护理  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无颅内压增高鼻饲时适当抬高床头30°~45°角或半卧位。注入食物前必须确定在胃内,常用的抽吸胃内容物法应排除只抽胃内残留液体的可能(胃管的容量5~8ml)。注入鼻饲液前应将胃内残留液抽出。注入速度宜慢,一般200ml在20~30min内完成为宜,鼻饲完毕,护士在床边观察5min,注意有无呕吐、食物反流,30min内不予翻身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对易呕吐患者床边备好吸引装置。每次鼻饲量以200ml为宜,对易反流患者采取少量多餐。注意观察胃内容物残留情况,如鼻饲前抽出100ml,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2.6  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  加强口腔护理,每日上下午各1次,保持口腔清洁,定期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对痰多患者在鼻饲前充分吸净痰液,清理呼吸道,患者突然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应警惕有无胃内容物反流,注意观察吸出物颜色及性状,做好记录。

    2.7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和腹泻、腹胀等。

    3  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血管意外患者常见表现之一,早期常需采取鼻饲以维持营养,保证治疗和减少并发症,但如果鼻饲不当常可引起反流、误吸甚至致颅内压增高的危险。临床常见插管问题如下。

    3.1  插管困难  本组病例患者均不能做吞咽动作,给插管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是伴有颅高压者,较易发生呕吐、误吸。

    3.2  反流  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神经肌肉损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食管横纹肌、胃平滑肌存在一定程度上收缩无力,活动不协调或肌瘫痪[3],正常情况下食管、胃贲门在不进食时处于关闭状态,人倒立也不会发生胃内容物反流,但脑血管意外患者则处于开放状态,这是胃内容物易反流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尽管鼻饲前能回抽出胃内容物,但在注入鼻饲液不久患者即出现呛咳,痰鸣音增多甚至咽喉部吸去鼻饲液,意识不清、咽喉部感觉障碍的患者胃内容物反流时易误吸入肺,是脑血管意外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4]长期鼻饲约24%有误吸症状,往往伴发肺炎。

    3.3  胃排空慢  由于患者胃平滑肌收缩力下降、胃顺应性降低、长期卧床休息、消化功能下降等原因,而出现胃排空缓慢,若鼻饲液是高糖排空更慢。

    3.4  呼吸道分泌物多  患者由于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随着吞咽、咳嗽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后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在护理重症脑血管患者时应注意以上几点,在护理重症脑血管患者时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雪松.脉冲血氧定量法测定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8,6(2):120.

    2  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0.

    3  魏向东.急性脑血管病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临床,1998,3(3):149.

    4  何东东,张芝伸(译).老年人的管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20.

    (编辑:夏  琳)

    作者单位: 213003 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姚 璟 孙志琴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