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强的松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所造成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发病可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关节病和关节周围肿胀等,因此曾有人称之为狼疮性肝炎。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

点击显示 收起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所造成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发病可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关节病和关节周围肿胀等,因此曾有人称之为狼疮性肝炎。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2002年1月~2005年7月本科共收治自身免疫性肝病10例,治疗药物主要为强的松,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2~66岁,5例以慢性肝炎起病,4例以急性肝炎起病,1例以暴发性肝衰竭起病,主要临床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腹痛(10%~20%)、发热(20%),多数患者在作出诊断时即有黄疸,近半数有肝脾肿大。

    1.2  治疗方法  应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口服治疗,每日30~40mg,4~6周后渐减量,同时加用硫唑嘌呤每日50~100mg 以维持疗效。一般开始治疗数日至数周血液生化可有明显的改善,肝脏组织学改善要晚3~6个月。但是,即使经过2年激素治疗达到缓解,包括组织学恢复正常者,在停药后仍有较多患者复发,因此,不宜过早停药,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不良反应

    2  观察及护理

    2.1  消化道溃疡的观察  长时间应用强的松,可导致机体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降低胃肠黏膜的抵抗力,诱发或加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及穿孔。本科有2例出现呕吐咖啡色液体,处理方法为胃肠减压,按医嘱应用立止血、洛赛克等药,密切观察患者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变化,及时记录引流液量、色、性状,并监测大便潜血,经上述处理后,患者无再次出血[1]。

    2.2  感染的预防  长时间应用强的松治疗,可抑制机体免疫系统,使患者抵抗力急剧下降。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的重点。本科有2例患者在治疗次日T>38℃,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除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外,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医源性感染;每4h监测体温1次;加强口腔护理、翻身、皮肤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流通,限制探视人员;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营养及能量的供给。经上述处理后,患者感染基本得到控制,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2.3  其他不良反应  强的松属于皮质类激素,短时间内大剂量使用还可出现眩晕、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精神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但均为一过性表现,停药后即可恢复。因此,用药前需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介绍用药目的、方法、必要性,讲明药物的治疗作用、毒副作用、注意事项,并定期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血生化、尿常规等检查,监测血糖和血压,根据测定结果给予降血压、降血糖、补充电解质等处理。本科病例中有3例出现头晕,测BP 142/98mmHg以上;1例出现血糖升高;另有2例出现低血钾,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3  心理疏导

    该病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发病年龄高峰为10~30岁及40岁以上。此病属于慢性病,治愈率低,患者情绪常表现为焦虑、悲观和失望的心理状态,护士应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与患者的密切接触,了解其心理动态变化,介绍成功病例,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指导家庭关心与支持,减少外界不良刺激。通过以上心理疏导措施,患者情绪稳定,开始面对现实,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  曹俊,胡彩珍.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04,10(5):352-353.

     (编辑:卫  东)

    作者单位: 312000 浙江绍兴,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

作者: 陈惠芳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