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期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有效吸痰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我科使用机械通气抢救2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将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护......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我科使用机械通气抢救2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将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13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例;新生儿窒息4例;肺出血2例。

  1.2  方法

  1.2.1  通气前准备 

  电动负压吸痰机1台;各种口径和长度的吸痰管数条,接通电源,并用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1.2.2  气道湿化 

  (1)蒸汽湿化,根据患儿的肺部体征和痰液黏稠度调节湿化器的温度,一般设定在36℃~37℃。(2)气管内滴入湿化液,如果痰液黏稠,可向气道内滴入0.45%氯化钠溶液0.5~1.0ml,用复苏气囊加压6~8次后吸痰。

  1.2.3  吸痰机吸痰 

  两人配合操作,吸痰前2~3min可提高氧浓度10%~20%。吸痰后立即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确定两肺呼吸音对称,气管导管未脱落,待血氧饱和度回升后将吸氧浓度调回吸痰前浓度。肺部感染严重时痰液较多,吸痰时间可较短,一般情况下每2h吸引1次。

  1.3  结果 

  本组21例患儿经机械通气后全部抢救有效。其中通气时间最短6h,最长98h,无一例因痰液阻塞或操作不当而失败。

  2  讨论

  由于新生儿的气管与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弹性及肌肉发育不完善,管壁易变形,且黏膜柔嫩纤细,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故排痰能力差。而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气管导管的刺激,及并发肺部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加之排出困难,使气管阻力增高,直接影响通气效果。及时有效地将气道分泌物排出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衡量呼吸道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

  2.1  是否给予吸痰的判断 

  首先听诊确定有无痰鸣音,决定是否需要吸痰,一般每4h吸痰1次,必要时每2h吸痰1次。当患儿出现胸部有痰鸣音、烦躁、呼吸困难、呼吸机气道峰压升高,或氧分压及氧饱和度降低或不稳定时应吸痰,不提倡定时吸痰,因为过多的吸痰刺激呼吸道黏膜,反而使分泌物增加,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2.2  吸痰负压 

  新生儿吸引压力不应超过13.3kPa,过小,吸痰效果差,使操作时间延长;过大,则易损伤患儿的气管黏膜。

  2.3  正确吸痰 

  选择质地光滑,管壁挺直,硬度合适,富有弹性的吸痰管,吸痰管的直径不超过气管插管直径的2/3。在行气管插管内吸引时先将导管浅部痰液吸尽,再吸深部痰液,动作应轻柔、迅速,尽可能地减少气道损伤。口鼻腔内吸痰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插入长度不超过患儿鼻尖到耳垂的距离。开放负压后,将吸痰管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提出,手法轻巧,动作轻柔。

  2.4  观察 

  在吸痰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吸痰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气管黏膜出血,吸痰时患儿出现刺激性呛咳、心率下降、发绀、气管插管痰阻以及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应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心率、血压、SpO2的变化。特别是血氧饱和度,如发现血氧饱和度大幅度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明显时,应立即停止吸痰,连接呼吸机或复苏囊通气,必要时待血氧饱和度上升90%~95%或者恢复到吸痰前水平,方可再次吸痰。

  2.5  吸痰前后给氧 

  由于临床采用的吸痰方式需要在吸痰过程中中断机械通气,致使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故在吸痰前给患儿吸入高浓度氧1~2min,增加其体内的氧储备,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减轻了吸痰时的不适反应,吸痰完毕再给予高浓度氧吸入2~3min,以恢复患儿在吸痰过程中氧的消耗,恢复体内的氧储备,再将吸入氧浓度流量分次下调至吸痰前的水平,以防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引起的吸入性肺不张、氧中毒、肺组织纤维化等不良后果。

  2.6  拍背及湿化 

  此为吸痰前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通过翻身、拍背产生震动,有利痰液吸出。而湿化(通过呼吸机或复苏囊将湿化液均匀地弥散入细支气管)将痰液稀释,使其更易由细支气管排入气管,易于吸出。

  2.7  吸痰时要求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和手的清洁,用物严格消毒灭菌,无密闭式吸痰装置时在吸痰后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接头处用碘伏消毒后再连接,做好基础护理,尤其重视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防止致病菌的繁殖。减少误吸的发生,采用小号胃管鼻饲或微量输液泵持续滴入、喂养前后30min内不吸痰等措施预防胃内容物的反流,减少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以达到减少气管内痰液,预防感染的作用。

  作者单位: 252000 山东聊城,聊城市人民医院小儿科

  (编辑:李建伟)

作者: 宓秀菊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