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期

神经外科导航手术的护理配合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诞生了一种人工智能化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系统—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导航系统。它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结合了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立体定向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院于2004年3月从德国BrainLab公司引进了一套VectorVisionⅡ型神经外科显微......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诞生了一种人工智能化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系统—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导航系统。它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结合了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立体定向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院于2004年3月从德国BrainLab公司引进了一套Vector VisionⅡ型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导航系统,至2004年12月已开展各类神经外科导航手术66例,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4年12月共进行神经外科导航手术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9~75岁。病灶性质:胶质瘤26例,垂体瘤18例,脑膜瘤14例,血管瘤4例,斜坡肿瘤4例。

  2  神经导航系统简介

  神经导航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外科或影像导向外科,它根据肿瘤在头皮的投射,准确地设计手术入路,引导医师避开脑部的重要功能区,选择最佳入刀口并缩小手术范围,术中能一直自动地提示目前手术操作的位置与病变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最小的损伤彻底切除肿瘤[1,2]。

  神经导航系统组织[2]:(1)计算机工作站、Unix操作系统、手术导航软件(处理大量数据和图像资料);(2)红外线定位系统:包括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受器及定位工具(如探头、标准手术器械、参考定位架等);(3)三维数字转换器和高清晰度显示器等。

  3  护理配合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 

  由于多数患者对神经外科导航这一新技术、新设备不了解,对导航的优点持怀疑态度,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其需求,积极介绍导航技术的相关知识及此类手术的特点和优越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以解除其思想包袱,帮助他们树立对手术的信心,使其能积极地配合各项操作和检查。

  3.1.2  器械准备 

  包括常规开颅手术器械、神经外科显微器械、颅内蛇形牵开器、显微镜、磨钻、头架及导航系统手术器械。导航棒、参考架、识配器应放在经高压消毒的专用器械盒内,反射球需经环氧乙烷消毒,术前检查导航仪的性能是否完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1.3  空间设置 

  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应安排在较大手术间进行,布局要合理,设备与人员布局应定点定位。红外线定位系统摆放于手术床头,高清晰度显示器置于手术床尾,以利于术者观看。校对红外线定位系统的角度及距离,使其与参考架之间无屏障[3]。手术医生位于患者的头端,麻醉机安放于手术医生的斜对面,器械车、器械护士在床醉师对侧,手术托盘置于患者躯干上方,双极电凝器、磨钻、吸引器安放在手术医生左右侧,显微镜显示屏安放于助手医生的对面。

  3.2  手术配合

  3.2.1  开颅前准备 

  根据不同手术部位选择合理舒适的手术体位,患者取平卧头侧位或90°侧卧位,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15°~30°;应用头架钢钉固定患者头部,确保手术操作中头部稳定;对受压部位加以棉垫保护,防止术后压伤发生;适当约束患者肢体,防止体位变动或坠床。

  协助医生在头架上戴未消毒的参考架,确保头架与参考架固定稳妥,绝不能有丝毫移动和偏差。再调整红外线发射器面对参考架并相距2~3m,在参考架上安装红外线信号反射球。与医生一起用导航棒进行注册,即将患者头皮及面部坐标与术前影像资料上显示的坐标准确地联系起来。注册成功后进行预导航,无误后取掉参考架。之后消毒铺巾,再戴消毒后的参考架及红外线反射球,实施导航。

  3.2.2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1)在患者下肢建立一条有效静脉通道,用眼科小敷贴保护患者耳朵,以防消毒时碘酊、乙醇溅入耳中。(2)测试检查显微镜的支架、关节、升降操纵是否灵活,照明强度是否理想,视野是否清晰,待硬脑膜打开后配合手术医生套上显微镜套,以利术中调节。(3)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及时给予适当的脱水剂以降低脑压。(4)提醒术者避免手臂压迫或碰撞参考架,以免与患者头部发生相对移位而影响导航效果。(5)手术进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限制室内人数,尽量避免人员走动,防止交叉感染和影响导航系统信号的接收[4]。

  3.2.3  器械护士配合要点 

  (1)按常规开颅手术依次切开头皮、皮下、腱膜、肌肉,撬开骨瓣,剪开硬脑膜后在显微镜下操作直达脑内,行肿瘤切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精力集中,传递手术用物时准确到位,动作轻柔迅速,切忌碰撞医生手臂。应将导航器械与普通开颅器械分别放置,轻拿轻放,尤其是红外线发射球、导航棒,注意保护导航棒精细的尖端不受损坏。(2)及时擦净双极电凝镊的尖端,保证有效电凝,根据手术要求调节双极电凝的大小。(3)术中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大小适度,根据手术要求及时更换大小不同的吸引器头,避免吸力过大损伤脑组织[3]。(4)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适当规格的棉片并准确清点计数,使用后及时收回清理,确保无遗漏。

  3.3  器械的消毒与保养 

  导航系统仪器设备精细、昂贵,术后养护也很重要。手术结束后应严格按规程关机,导航棒、参考架及相应的电缆用软布、软刷清除污渍备用。工作站及显示器等由专人保管,避光、防潮、避免碰撞,每次使用完毕做好登记。由于手术台上使用的定位装置主要由红外线金属纤维组成,因此它的消毒方法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2,4]。手术室护士应积极配合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导航系统进行调试维护,确保仪器良好的使用。

  4  小结

  计算机导航系统是神经外科技术领域一个新的飞跃,实现了准确性、灵活性、微创性及快速性的统一。该系统设备精密纤细,质量要求高,手术涉及众多的软、硬件设备。面对高科技手段对外科手术的挑战,手术室护士应积极适应,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手术配合时除充分做好常规准备外,还应熟练掌握其操作规程。术前必须确保所有电源线连接可靠、有效,物品摆放有序。熟悉手术步骤,根据手术进展情况,依次摆好手术器械,传递手术用物应准确到位。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导航系统各种仪器的工作状态,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仕刚,谢耀钦,包尚联.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导航系统.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949-953.

  2  丁保冬,郎黎薇.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37-38.

  3  姜雪,陈素兰,付磊,等.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护理学杂志,2004,19(2):54-55.

  4  韦南茉,赖海燕,谢小矶,等.神经外科显微导航手术的配合.南方护理学报,1999,6(5):9-10.

  作者单位: 610072 四川成都,四川省人民医院手术室

  (编辑:江枫)

作者: 敬洁,程宗燕,胡平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