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简易灌肠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传统灌肠装置笨重,橡皮连接管与灌肠筒连接部位不易彻底清洁,容易残留一些肥皂垢,长期使用后容易被腐蚀而破损,流速不可控制,单位时间流量过大,患者一时无法适应,较难坚持完成全部灌肠过程。现介绍一种利用各种一次性用物经改良组装后制成的简易灌肠装置。1材料与方法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输氧鼻导管连接短管(或从......

点击显示 收起

  传统灌肠装置笨重,橡皮连接管与灌肠筒连接部位不易彻底清洁,容易残留一些肥皂垢,长期使用后容易被腐蚀而破损,流速不可控制,单位时间流量过大,患者一时无法适应,较难坚持完成全部灌肠过程。现介绍一种利用各种一次性用物经改良组装后制成的简易灌肠装置。该装置轻巧实用,配有可控制流速的调节伐,使操作者能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出适当的流速,对患者刺激性小,患者易于接受,而且使用范围更为广泛,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输氧鼻导管连接短管(或从橡皮导尿管上剪下2~3cm长的短管亦可),一次性吸痰管,输液用过的玻璃瓶。将输液茂菲滴壶以下的管道的下1/3部分或者1/2部分剪去,去掉输液针头,保留调节伐。鼻导管连接短管两端分别连接输液管道和吸痰管,将输液用过的玻璃瓶彻底清洁后,进行灌肠液的配制,戴上网套,将连有吸痰管的输液器的插头插入消毒过的玻璃瓶橡皮塞即可。

  2  结果

  2001年5月~2002年7月肾内科慢性肾(下转封三)(上接第384页)功能不全住院患者接受简易装置灌肠者58例,年龄25~78岁。清洁灌肠18例,中药保留灌肠38例,1∶2∶3液保留灌肠2例。以灌肠效果、床单污染率、患者舒适度为评定标准,采用问卷调查,42例满意,15例可接受,1例说不清,无不满意者。

  3  讨论

  肾内科住院患者中主要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其中70%为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体质虚弱,合并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消化道出血等。用传统的装置选择内径6mm的肛管进行插管,容易损伤直肠黏膜,而使用该简易装置连接内径3.8mm的吸痰管进行插管,不易损伤直肠黏膜,对患者刺激性小,患者易于接受。以清洁灌肠为例,用传统装置在15min内灌入500ml灌肠液,平均流速约33.3ml/min,抬高或降低灌肠筒,流速保持在大于或小于33.3ml/min,患者无法耐受,坚持不了灌肠全程。而用简易装置在开始阶段以4ml/min(60滴/min)速度灌入,持续5min,让患者适应,并自然地张口深呼吸,然后加快流速直至最大流速,即茂菲滴壶内成一线状。通过调节伐使速度由慢—较快—最快,对患者时间进行调整适应,在张口深呼吸的过程中,除了减轻腹压外,还能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灌肠全程。

  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帮助尿毒症患者从肠道排除毒素的治疗方法。传统装置使用50ml注射器连接肛管进行灌注,从实践来看,主要的缺点是容易污染床单,浪费药液,患者意见多。使用简易装置连接内径3.5mm的吸痰管,悬挂高度<30cm,以30~40滴/min灌入,利用重力作用将药液灌入,省去了手工抽药﹑注药的诸多不便,解决了污染床单,浪费药液的问题。
   
  这种装置优点有:(1)就地取材,简单方便,不需另备血管钳。(2)使用范围相对广泛。不仅可用于大量不保留灌肠,也可用于小量保留灌肠。(3)流速相对精确直观,因而很适合要求低压慢速的年老体弱灌肠者。(4)吸痰管管径比肛管要细,在插管过程中,对患者的刺激性小,患者易于接受。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 412000 湖南株洲,株洲市一医院

 

作者: 岳萍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