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脑卒中患者家庭健康的现状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随着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更突出患者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的人[1]。在社会、心理对患者影响的调节因素中,最受重视的是社会支持,家属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给予患者更多、更好的社会支持。脑卒中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损害,脑卒中的高发病率、致死率和高达70%~80%的致残率......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更突出患者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的人[1]。在社会、心理对患者影响的调节因素中,最受重视的是社会支持,家属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给予患者更多、更好的社会支持。脑卒中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损害,脑卒中的高发病率、致死率和高达70%~80%的致残率[2]往往给家庭和亲属带来巨大持久的压力和痛苦,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本文从脑卒中对家庭产生的应激和影响、家庭应对方式、家庭需求、家庭干预4个方面的现状综述如下。

  1  脑卒中对家庭产生的应激和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老爱幼照顾伤老病残的传统美德,脑卒中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他们的家庭一般有子女,一个家庭一旦有脑卒中患者,家庭形态和角色因此而发生变化。

  1.1  生理的影响  由于长期照顾工作而存在睡眠不足,身体质量改变,疲劳、肌肉痛、头痛、易患感染性疾病,高血压、心脏、肝脏和消化道的疾病及患癌症的概率增加,有调查发现,1/4的照顾者健康状况愈来愈差,1/8会经常生病,但有研究显示,随着照顾者能够接受他人(特别是朋友、同事等周围人群)的理解和支持,会觉得自己做得有意义和价值,能很快适应[3]。

  1.2  心理应激  因脑卒中的突发性和高致残率,家属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忧郁或无用感,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有时会产生失去自我和家人的感觉,过度的被要求,有被淹没的感觉。负担过重、无力感、愤怒、逃离,感觉心情沉闷、不耐烦、孤寂感、恐惧未来等心理应激问题[4]。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的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功能障碍,使家庭处于慢性压力之下。多项调查显示,有55%的家庭照顾者有痛苦的感觉[5]。影响脑卒中照顾者的心理因素如下。

  1.2.1  年龄  脑卒中照顾者年龄愈大,其身体负荷愈大,心理负担越高,但有时也会出现年轻照顾者心理压力过高的情形。有学者研究3组年龄段(40~50岁,60~69岁,70岁及上)的脑卒中照顾者中发现,年轻组比老年组有更多的其他压力,此时年轻照顾者压力也较高。

  1.2.2  性别  女性照顾者所表现的忧郁症较男性多。但也有学者指出,照顾者为男性时压力较大,可能与男性角色要求过多或过高有关[6]。

  1.2.3  患者的身体状态  患者功能丧失程度愈大,照顾者的压力负担愈大。患者出现的一些精神症状如易怒、烦躁、神情冷漠等均会加重照顾者的压力。脑卒中后患者有痴呆情形或认知功能缺失的也会造成照顾者相当高的心理压力[7]。

  1.2.4  与患者的关系  配偶的心理压力水平显著高于父母,二级或三级照顾者(多为子女或兄弟姐妹)心理压力水平相对较低[8]。

  1.3  对家庭生活和社会适应的影响

  1.3.1  角色转变  最常发生在配偶。由于患者生理行为残缺,其伤前正常角色缺失,要尽力弥补替代患者所减少的家庭、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1.3.2  婚姻生活  脑卒中会降低婚姻的满意度。可能与其对角色改变及不确定是否可胜任新角色的焦虑有关。

  1.3.3  经济困难  患者丧失劳力,亲属分身照料导致收入减少,加上医疗照护费用的大量支出,家庭财政困难在所难免。

  1.3.4  社会活动受限  由于长期为患者所困扰,家庭交流模式改变,家庭缺乏时间和精力参加社会娱乐活动。研究表明,最能预测家庭功能和情感压力的因素是脑卒中患者行为认知障碍和个性改变的程度。

  2  家庭需求

  脑卒中可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康复期三个阶段,针对不同的阶段,脑卒中患者的家庭需求也是多方面的。

  2.1  信息需求  脑卒中患者大多依赖家庭康复,家庭需求获得及时有效的相关信息。家庭所需获得的信息包括康复、治疗、疾病,其中康复信息需求占93.48%,治疗信息需求占87%,疾病需求占71.74%。康复信息中以日常活动能力的培养需求程度最高占85%[9]。对社区资源和家居照护的信息需求也占较高比例。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处理疾病。

  2.2  支持需求  多项资料显示,家庭支持需求包括专业支持、物质设施支持、情感支持[10]。医护人员应定期针对脑卒中患者家庭举办讲座或座谈会,教授他们相关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感觉得社会理解与支持,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相互沟通、分享和交流照护经验与心得;另外,还可以加强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沟通,获得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2.3  参与护理的需求  为生病的亲属提供帮助,并且通过参与护理,可为日后居家照护奠定基础。

  3  家庭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也称具体的应对努力,是个体处在一个特定的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应对策略会根据压力本身的性质,随时间和情境不同而产生应对效果的不确定性,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主动行为应对、主动认知应对及回避应对[11]。家庭应对是指家庭资源的管理、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压力源和危机的适应能力,根据“家庭压力调节适应弹性模式”的理论[12],有效的家庭应对可积极促进家庭适应,使家庭重新达到和谐、满意、有凝聚力的功能水平。最典型的应对策略是开始接受现实,之后变为合理化,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计划家庭任务的分配[13]。

  4  家庭干预

  研究显示有效的家庭干预可避免另一个患者的出现,同时也可提高家庭照顾质量,减少对医疗的需求。因此将家庭干预纳入脑卒中的康复过程几乎是所有学者的共识。

  4.1  加强对家庭照顾者的健康管理  不仅仅要关心患者的状况还应关心整个家庭状况,并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照顾者认为自身健康是最重要的。因此护理人员不仅照顾患者,还应关心照顾者的健康状况。教导家庭照顾者一些可以减轻体力的照顾技巧,包括如何有效的翻身、拍背、移位、沐浴。教授他们预防保健知识,定期做健康检查。

  4.2  做好健康教育,提高家庭照顾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14]  研究显示,当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忧郁与睡眠障碍等常见症状时,使照顾者不知如何处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当协助家庭照顾者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和对待患者的问题行为,使照顾者了解患者问题行为的产生可能与疲劳、脑部损伤或感觉缺失有关,可以通过实施相关训练措施或药物辅助治疗来改善或治愈这些症状。

  4.3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区服务  将脑卒中患者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范围,减轻脑卒中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减轻患者家庭压力,建立专门机构提供照顾者咨询脑卒中福利和医疗护理信息,根据不同家庭的需要提供经过培训的有照顾经验的家政服务员[15]。

  5  小结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研究生活质量时常着重患者而忽视对患者家庭健康的观察和研究,重视脑卒中患者家庭健康可减轻照顾压力,提高家庭照顾的质量,减少对医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佟晓之,戚咏.脑卒中患者家属角色、性别、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差异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15-17.

  2  徐静.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进展.包头医学,2004,8(1):21-23.

  3  焦建余,冯云辉.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163-166.

  4  季颖,郭瞻宇.心理应激的控制与应对能力.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129-133.

  5  朱鸿雁.脑卒中病人家属身心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62-63.

  6  Clipp EC,George LK.Caregiver needs and patterns of social support.J Gerontol,1990,45(3):102-111.

  7  Kurod A,Kanda T,Asai N.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ssessed by euroqol in caregives of home care stroke 888 patient.Nippon Ronen I-gakkai Zasshi,2003,40(4):381-389.

  8  Dorsey MK,Vaca KJ.The stroke patient and assessment of caregiver needs.Jvasc Nurs,1998,16(3):62.

  9  苏艳美,袁亦文.脑卒中家庭护理者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成过.社区医学杂志,2004,2(5):14-15.

  10  海霞,姜小鹰.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压力的研究和进展.上海护理,2005,5(5):53-55.

  11  李玉峰.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心理健康报,2004-11-01.

  12  王文茹,李小妹.急危重病人家庭应对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23-924.

  13  张姮,沈宁.颅脑损伤患者家庭健康的研究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36.

  14  蔡珏,徐筱莉.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病患者亲属的影响.上海护理,2004,4(1):25-26.

  15  杨红红,徐禹静.脑卒中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负荷水平与影响因素的调查.上海护理,2005,5(1):7-9.

  (编辑:夏  琳)

  作者单位: 200042 上海,上海静安老年医院

作者: 陈文积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