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护理总结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以猝然昏仆、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或肝肾阴虚,阳亢化风,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患者采取合理的辨证施护,能加速病情恢复。2001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本类患者186例,均取得良好效......

点击显示 收起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以猝然昏仆、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祖国医学认为发病的病理基础是气虚血瘀,血行受阻,瘀于脉中;或肝肾阴虚,阳亢化风,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对患者采取合理的辨证施护,能加速病情恢复。2001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本类患者186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治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男105例,女81例;年龄41~75岁;患病在1h~11天。

  1.2  治疗方法  应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以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颅内压、平肝熄风为主要治疗方法。

  1.3  治疗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1个月)后,肌力恢复到Ⅴ级,无头痛头晕,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44例,占23.7%,肌力恢复到Ⅱ级以上Ⅴ级以下122例,占65.6%,肌力恢复到Ⅱ级以上,肢体功能恢复不理想20例,占10.8%。本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出血、过敏不良反应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应采取应急处理,有昏迷的患者必须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血压、体温、脉搏、呼吸,注意面色、汗出等异常变化,使患者安静卧床,切勿随意变动体位,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喉中有痰涎者,应使头偏向一侧,并及时将痰涎吸出,必要时吸氧、静脉用药以及针刺急救,立即插胃管补充水液、食物、胃内给药。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及时活动肢体,勤翻身、洗澡、修剪指甲,讲究大小便卫生,预防褥疮、肩周炎、关节脱位、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病室要阳光充足,整洁卫生,安全舒适。

  2.2  用药护理  在疾病早期,药物治疗对改善脑供血不良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医多用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化痰除湿、平肝熄风等基本治疗原则,辨证选方,利用中药优势,分别选用汤剂(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蝮蛇抗栓酶、川芎嗪、血栓通等)、片剂(消栓通络片等)、丸剂(华佗再造丸、醒脑再造丸、消栓再造丸、大活络丸)进行治疗,病情严重的也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的以抗凝、扩血管、改善循环等方法治疗,每每收效迅速。用药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注意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反应。比如:注射部位有无出血、淤斑,口腔黏膜、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鼻出血及大小便带血等。

  2.3  精神护理  中风患者除肢体、语言、口眼的功能障碍以外,多伴有心烦、易怒、易哭、痴呆、焦虑、抑郁等异常情感表现,这些表现单纯靠药物难以治疗,必须采取心理调理方能奏效。一旦患者明白自己所患的疾病时,往往产生紧张、忧愁、绝望的消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医护人员一方面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谈心说笑,多讲些愉快事情,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其感到大家的关心和爱护。

  2.4  饮食护理  偏瘫患者尤需注意合理饮食,尤其是在病后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的症状、体征出现后、如饮水呛咳、呃逆、流涎、便干等,我们更不能忽略了缺血性中风患者的饮食调护。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缺血性中风应以:低脂、低盐、低糖、禁烟酒、高维生素饮食为主,祖国医学则认为辨证地合理饮食。中风患者应以清淡,多食蔬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为主,切忌肥甘酒酪、膏粱厚腻之品,以免损脾伤胃,影响气血化生,或内动肝风,诱发和加重病情。

  2.5  生活护理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中风患者一旦急性期过后即需要下床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加血氧含量,活动肢体,滑利关节,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6  针灸、按摩、理疗  本疗法是中风患者后期恢复的不可缺失的重要方法。有学者认为急性期不适宜针灸治疗,但我们的验证表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适宜早期针灸治疗,既能迅速控制病情发展,亦能有效地减轻症状。常用处方,急性期:水沟、风池、内关、太冲、三阴交;恢复期:四神聪、运感区、太阳、风池、曲池、外关、足三里、三阴交等。

  急性期过后采用适宜的按摩手法,既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又能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结合红外线、微波、激光等理疗方法。

  3  讨论

  缺血性中风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和身体的功能残缺,给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众多临床医生认为:在急性期要积极治疗,此期过后就要靠自行恢复,许多患者只好消极地等待恢复,6个月后不得不面对后遗症的残酷现实。因此,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问题,迫切需要致力于救治中风偏瘫的医护人员潜心研究,在临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以人为本,树立良好的人文理念,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患者肢体功能的良性恢复,有效地降低致残率。

  (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 256613 山东滨州,滨州市中医医院

作者: 张金凤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