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7期

护生无菌操作考核失误原因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无菌技术是护理班学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中的重要章节,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操作,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安全。2方法在课堂理论讲授后,教师示教并指导学生练习操作,课时共6节。其中讲授2节,示教及练习2节,考核2节。将考核内容设计成表格,共计3大项,23小项,每项定出得分与扣分标准。...

点击显示 收起

  无菌技术是护理班学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中的重要章节,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操作,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2005年我校共有9个护理班开设《基础护理学》,其中3+2高护班4个,210人;中护班4个,200人;英护班1个,33人,共计443人。

  1.2  方法  在课堂理论讲授后,教师示教并指导学生练习操作,课时共6节。其中讲授2节,示教及练习2节,考核2节。将考核内容设计成表格,共计3大项,23小项,每项定出得分与扣分标准。每生一表,护生操作时,逐项得分和扣分。

  考核标准见表1。

  表1  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无菌技术操作 (略)

  2  考核结果分析

  2.1  结果  90分以上300人,占67.7%;80~89分93人,占21.0%;70~79分45人,占10.2%;60~69分5人,占1.1%。

  2.2  考核结果分析  护生在操作前的着装、仪表、洗手、戴口罩和物品准备不合格人数共34人,占总人数的7.7%;六项无菌技术连续完成操作,不合格的人数398人,占总人数89.8%;终末质量评估不合格人数395人,占总人数89.2%。见表2。

  表2  考核不合格情况  人(略)

  3  无菌技术操作不合格扣分原因分析

  3.1  着装与仪表扣分原因  头发外漏,头发未扎好,刘海过长;衣领外漏;染指甲、戴首饰;忘戴口罩或口罩没有完全遮住口鼻。

  3.2  洗手扣分原因  洗手不规范或忘记洗手。

  3.3  无菌持物钳使用扣分原因  持钳方法不正确,使用过程中倒转,触及容器的边缘和外部。

  3.4  打开无菌包扣分原因  忘记核查,包带放置不正确,从包内取出无菌巾后,没有及时按原折痕包好,松垮透气,忘记注明开包时间。

  3.5  铺无菌盘扣分原因  由于无菌巾折叠方法不正确,不能及时找到中间折叠处的边和角,因此,在抖开无菌巾时,常出现散、脱,放置位置不准确,开口处向上;铺无菌巾时,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内外面向上折叠,污染内面;往无菌盘内放置无菌物品时,跨越无菌区;折叠无菌巾方法不对,先往下折两边,后折开口处,或四边都往下折;忘记口述无菌盘有效时间。

  3.6  打开无菌容器扣分原因  从无菌容器内取无菌物品时,持物钳触及无菌容器边缘;持物不紧,滑落于操作台上;没有及时盖好无菌贮槽。

  3.7  倒无菌溶液扣分原因  忘记查对,打开无菌溶液瓶后,瓶塞放于桌面上;忘记冲洗瓶口;无菌溶液瓶标签没有握于手中;盖瓶塞后消毒方法不对,先上后下;盖好瓶塞后忘记记录有效时间。

  3.8  戴无菌手套扣分原因  没有核对手套号码、灭菌日期,取出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插入手套反折处取第一只手套,造成污染;手指不能正确对准手指套而造成手指在手套内调整困难,动弹不得;戴上手套的手将另一只手套上端反折处,往衣袖上套时出现拇指接触手套内面或工作服衣袖而造成污染;脱手套时手接触污染的手套外面。

  3.9  终末质量标准扣分原因  操作不能达到轻稳,操作过程中,出现碰撞声;整理用物及物品还原不规范;应变能力差;超时。

  4  讨论

  小中专护生文化素质低,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在着装和仪表方面,只注意了衣着打扮的外观美,而忽视了护理工作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不知道工作衣、帽、口罩在工作中的正确使用及意义。护生作为初学者无菌观念不强,无菌物品的污染通过肉眼难以分辨,对已污染的无菌物品使用时给病人带来的危害难以估计,只停留在对无菌技术理论概念的理解。

  学生在单独做一项无菌操作时,失误较少。如果将6项操作连续做下来时,容易出现顺序颠倒、失误频繁。部分学生存在眼高手低、心浮气躁、走于形式的状况,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感觉操作非常简单,一看就会,实际操作中则感觉难度较大。6项操作中,难度最大的是戴无菌手套,失误和污染较多,学生在训练中不得要领,动作笨拙。整个操作过程中,由于心情紧张,担心时间不够用,只求快,不求质量,动作慌乱无绪,有悖于护理操作“四轻”的原则。在操作中出现差错时,部分同学不知所措,应变能力差。

  综合上述的讨论分析,提醒基护课的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适当增加训练课时。加强学生无菌观念,通过对污染物品和无菌物品的细菌培养,让学生实际观察到污染的结果,增强学生对无菌和污染的认识,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示教和指导过程中,要把关键和要领教给学生,要及时纠正训练过程中的错误,避免养成不良习惯或错误操作。

  作者单位: 455000 河南安阳,安阳市中医药学

  (编辑:夏  琳)

作者: 尚彬青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