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8期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做斜切口通过解剖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和修补腹股沟管壁。传统手术方式复发率相对较高,约2%~4%。而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促进小儿手术的发展。因小儿存在特殊的生理、心理反应以及各种并发症状,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各年龄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心理......

点击显示 收起

    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做斜切口通过解剖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和修补腹股沟管壁。传统手术方式复发率相对较高,约2%~4%。我院自1999年起实施经腹高位结扎术,具有无明显禁忌证、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而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促进小儿手术的发展。因小儿存在特殊的生理、心理反应以及各种并发症状,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各年龄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做好围手术的护理,使其得到最佳的护理,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施手术者102例,男93例,女9例,年龄1~15岁。其中单侧斜疝91例,双侧斜疝11例,嵌顿27例,复发疝5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静脉全麻86例,年龄大能配合的患儿行连硬外麻或局麻16例,从下腹内环稍向上方经腹横纹做横切口,切口长约2~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开腹内斜肌及腹横筋膜,横向剪开腹膜。如为嵌顿性疝,则予以腹膜外剪开内环松解,腹内牵拉肠管复位,可高位离断疝囊(如将疝环外置则不须离断)。将切口下缘腹膜提起翻向外下,即可显露疝囊颈,行“8”字缝合或荷包缝合使疝囊颈闭合,缝合腹膜时将缝线至疝囊颈下方腹膜,从而使疝环外置,依次缝合切口各层,皮肤切口皮内缝合,手术结束。

    2  结果

    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2~5天,随访6个月~6年,平均2年,102例中2例复发,分别于术后2个月、8个月复发。另有4例术后3个月~1年对侧出现腹股沟斜疝。无腹内脏器损伤未发现肠粘连、肠梗阻及残留疝囊形成、鞘膜积液等并发症。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加强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该手术具有操作

    简单,效果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比传统手小,无明显手术禁忌、恢复快等优点。与其交代注意事项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好准备,让家属对手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告知家属术中麻醉方法,手术过程,术后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等。

    3.1.2  做好心理护理  需要手术的小儿常产生陌生感、饥饿感并伴有精神差、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所以我们常来到患儿床前与患儿熟悉起来,消除患儿的陌生感,了解患儿脾气、性格并针对家长及患儿对手术较恐惧、担心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怀疑手术效果等问题,护理人员应用亲切、鼓励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提高心理应对能力[1]。减轻焦虑、恐惧、担心,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恢复健康充满信心。

    3.1.3  术前准备  术前做好各项的准备外,重点做好胃肠道的准备,术前禁食12h,禁水6h,防止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3.2  术后的护理

    3.2.1  术后卧位的护理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当天采取屈髋、屈膝平卧位,切口处常规0.5kg砂袋压迫12~24h,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而经腹手术术后无特殊要求。本手术操作不进入腹股沟管,避免了髂腹下的髂腹股沟神经、精索及其动静脉的损伤,保存腹股沟管的完整性[2]。一般6h后可根据患者的意愿采取舒适卧位,无需压砂袋,大大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3.2.2  术后的观察  按麻醉术后护理。术后需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护,每15min监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还应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如有否切口渗血情况、腹痛、腹胀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3  术后早期活动  传统术后需卧床4~7天下床活动,但经腹高位结扎术后第一天就可床上活动可增加肺活量,促进肠蠕动,增加血流量,促进切口愈合,术后次日鼓励下床活动,不必长时间卧床,本术式完全达到真正高位,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2],可防止便秘、腹胀的发生,促进康复,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3.3.4  出院健康宣教  以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注意休息,勿剧烈运动,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根据天气变化穿衣,预防感冒;如有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就诊。本组病例2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8个月复发。

    4  讨论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微型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相对普遍。而我院自1999年起实施经腹行高位结扎术,两者均为经腹手术,但腹腔镜手术麻醉要求高,复苏时间长,基层医院掌握该技术的人员及设备少,且费用昂贵,实施经腹行高位结扎术无明显禁忌、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而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促进小儿手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蓉.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围手术期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5):351.

    2  彭伟雄.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手术的方法探讨.当代医学,2005,11(12):71-72.

       作者单位: 518106 广东深圳,深圳市宝安区公明医院外科

   (编辑:朱兆耘)

作者: 麦凤莲,陈凤群,彭伟雄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