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8期

86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分析与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86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其特点,寻求适宜的护理方式。方法本文调查了2003~2004年两年期间,我院精神病房的86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占同期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2。该86例患者中自杀致死1例。结果(1)发生自杀行为男多于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86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其特点,寻求适宜的护理方式。方法  本文调查了2003~2004年两年期间,我院精神病房的86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占同期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2.29%。该86例患者中自杀致死1例。结果  (1)发生自杀行为男多于女。(2)自杀方式:以撞头最多,割血管次之。(3)自杀时间:入院后第5天内发生率52.33%;1年之中,3月、6月~10月为高发季节;1天之中10∶00~12∶00之间,15∶00~17∶00之间发生率相高。结论  掌握病员自杀发生的时间特点,加强病房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关键词】  自杀行为;自杀时间;护理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病房最为严重的意外事件,它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我国的精神科专家学者[1]认为:“对于高危度自杀倾向的人,应采取强制措施住院,以精神病房比较合适”。精神病房内有自杀行为的患者的现状及护理对策如何呢?本文对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两年间在我院发生过自杀行为的86例精神病患者作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住院,且发生过自杀行为的86例精神病患者,占同期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2.29%。本组患者中,男63例(占73.26%),女23例(占26.74%);年龄最小17岁,最大77岁,平均(28.72±9.80)岁,其中20~39岁之间62例,占72.09%。

    1.2  疾病种类(诊断标准CCMD-Ⅱ)  精神分裂症56例(占65.12%),分裂样精神障碍15例(占17.44%),情感性精神病4例(占4.65%),精神病状态3例(占3.49%),慢

    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3例(占3.49%),癫痫性精神障碍2例(占2.33%),此外药物依赖1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例,脑梗死性痴呆1例,各占1.16%。

    2  调查结果

    2.1  自杀方式及结果  自杀方式:撞头41例,占47.67%,其中12例经缝合处理,有1例3处伤口,共缝合16针;割血管19例,占22.09%,其中1例缝合5针;自缢9例,占10.47%;吞异物3例,占3.49%;欲跳楼2例,占2.33%;钻开水桶1例,占1.16%;服毒1例,占1.16%;其他方式7例,占8.14%;其中1例将双侧耳膜戳穿,致聋1例。

    典型病例:自缢致死1例,系男性患者,52岁,诊断为心因性精神障碍。自缢时间:入院第5天14∶20。护士发现患者蒙被卧床,用毛巾自缢,立即松解毛巾,见患者面色发绀,呼吸心跳微弱,立即抢救,未获成功。自杀前患者表现、接触较好,经常主动找医生反映病情要求回家,因其妻子经常在外跳舞,他怀疑妻子有外遇。1个多月前,与妻子发生口角,打了妻子一耳光,妻子赌气出走,至今未归。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反复要求回家,并声称只要老伴回来了自己的病就好了,否则就以死了结。患者平素与老伴性格不合。

    2.2  自杀原因及自杀前的表现  自杀原因:幻觉、妄想66例,占76.74%;抑郁9例,占10.47%;冲动5例,占5.81%;焦虑4例,占4.65%;作态性自杀2例,占2.33%。自杀前表现:消极抑郁27例,占31.40%;准备工具25例,占29.07%;焦虑17例,占19.77%;兴奋冲动13例,占15.12%;不安心住院7例,占8.14%;有自杀预言10例,占11.63%;药源性焦虑3例,占3.49%;安静3例,占3.49%;写遗书1例,占1.16%;意识缩窄1例,占1.16%。

    2.3  自杀地点及发现者  发生在病房51例,占59.30%;工疗室、饭厅25例,占29.07%;卫生间9例,占10.47%;办公室1例,占1.16%。发现者为护士49例,占56.98%;护工20例,占23.26%;患者5例,占5.81%;医生3例,占3.49%;作态性自杀1例,占1.16%;其他2例,占2.33%。

    2.4  自杀发生的时间  入院后第5天以内发生自杀行为45例,占52.33%,其中入院24h内发生自杀行为者9例,占全部自杀行为10.47%。2年之中每月发生自杀情况见表1。1天24h之中发生自杀行为的频率见表2。表1  2年之中每月自杀发生频率  表2  1天24h中发生自杀行为的频率

    3  护理对策

    本文调查的病例中死亡率占有自杀行为的1.16%,低于Lonngvist于1997年统计的自杀致死占自杀行为的4.67%,说明精神病房的管理与防范工作确实降低了自杀致死率。通过对86例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本调查结果表明,有自杀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多于女性精神病患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因此男病房的护理人员,特别要加强岗位职责,对20~39岁之间的男患者要了解、关心他们发病的原因及症状,熟悉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婚姻、经济等情况,了解他们的重大生活事件,会客时注意他们与家属会见的情况及会见后的情绪变化。平时多与患者谈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病情的进展,这些工作的落实对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作用的。

    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多发生在病房及患者活动的场所,因此要加强病房管理,禁止将患者单独留在病房内,特别是曾有消极行为或病情隐匿、言语较少的患者严禁独处。每周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危险物品落入患者手中,特别是患者冲动、自杀时打破的玻璃等锐器,一定要彻底清扫现场,不能留下残片,防止其他患者或患者二度自杀行为的发生。护士应严守精神病房的工作常规,会客时,对家属要加强安全用物的宣教及检查,防止家属将危险物品留给患者,产生危险。治疗中,要督促患者药物到胃,防止患者积药顿服,每天铺床时,要检查床单位是否有危险物品,并及时清除。

    掌握自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做到防范工作心中有数。自杀行为常发生在入院后5天内,本组中45例发生于入院后第5天内,发生率为52.33%,其中入院24h内自杀行为发生率10.47%(9例),因此对入院5天以内的患者特别是第1天要加强护理,严格安全检查,详细向家属了解病情,巡视班应时时观察新患者的所在、言谈、活动、要求等。新患者入院5天内每班床头交班,详细交接上一班的表现及病情变化。这一期间发生的自杀行为多为新入院患者,进行本能性防御是一项非适应性措施。因此,要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迅速适应环境。1年之中,3月、6~10月为高发月份,此期间,3月是精神病患者的发病高潮,6~10月,天气较热,患者出汗多,医生多为患者采取了减药措施,患者睡眠相对少一些,精神活动就相对活跃,要严加防范。1天之中,10∶00~12∶00之间,为患者吃药、进餐、开始午休的时间;下午15∶00~17∶00为患者盥洗的时间。患者活动较分散,不便管理,巡视班应做到腿勤、眼勤,密切观察动向,以防意外。

    加强健康教育,应同时在患者及家属之间进行。开展症状学讲课,有利于暴露症状,患者彼此之间也可以发现存在的症状,提高他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认清自杀念头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对于坚信不疑的有严重消极念头或行为的患者应使其不离开护士的视线,并多与之交流,随时掌握病情,帮他们分析自杀与症状的关系及后果。同时抓紧患者治疗的落实,家庭支持治疗亦很重要[2],因此密切与医生及家属取得联系,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认知、行为疗法或集体心理治疗合用也能改善治疗效果,改善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有自杀预言、抑郁、冲动、焦虑等症状的患者,要密切观察,严加防范,巧妙地检查患者的衣物用品中有无危险物品。对没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如喜独处一处或其他不安全的情况也应及时制止,防止意外的发生。

    护士应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3],熟悉掌握精神病房意外事件发生的护理常规,遇到患者自杀,首先要快、正确、有效地终止患者的自杀行为,及时通知医生抢救,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如建立呼吸、循环通道或止血、救助等,检查患者受伤的情况应仔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受损、受伤的程度,迅速组织其他患者离开现场,以免在其他患者中产生不良影响,如暗示或群体效应等。既要救助有自杀行为的患者,也要保护其他患者的安全及情绪。对于自杀未遂的患者,护士首先要镇静、态度和蔼、守候在患者身边,稳定患者的情绪,安慰患者,而不是指责、冷落患者,使患者产生逆反情绪,再次发生自杀行为,还应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关心、安慰患者。

    【参考文献】

    1  杨德森.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57.

    2  刘连忠,肖水源.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自杀未遂.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103-104.

    3  戚万胜.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心理危机与应付行为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4,29(8):461.

     作者单位: 430022 湖北武汉,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编辑:李建伟)

作者: 欧阳盛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