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

吸痰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吸痰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平时“三基训练”的方法与对策。方法分析35人参加吸痰操作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操作中与患者或家属交流沟通不够、没有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考试及格率较低。在“三基训练”中要结合临床,进行扎实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吸痰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平时“三基训练”的方法与对策。方法  分析35人参加吸痰操作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操作中与患者或家属交流沟通不够、没有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考试及格率较低。在“三基训练”中要结合临床,进行扎实的专业训练,提倡训练中不脱离临床。结论  加强“三基”与临床相结合的训练,是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吸痰操作;考试;问题;对策

    吸痰法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1]。正确、有效地吸痰,可以防止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导致痰液不能咳出或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2005年我院进行了吸痰操作考试,本文对参考护士在吸痰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计35人,均为医院各科室在职护士。考试护士年龄最大46岁,最小27岁,平均36.6岁。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6人,护理师17人。在考试前进行统一吸痰操作培训,然后进行操作考试。考试前采用随机抽签后,按考号顺序进入考场。

    1.2  考试内容  吸痰操作考试采用模拟人当患者,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现场出题,所出题目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发绀、痰多、不易咳出,神志恍惚,血氧饱和度89%;年老体弱,痰不易咳出,神志清楚,血氧饱和度85%;气管切开的患者;脑外伤后,患者昏迷、痰鸣音,血氧饱和度90%,鼻出血。在所出以上题目中还穿插着带义齿患者吸痰、口腔有问题需由鼻腔吸痰等。以上内容是事先出好,考生进入考场后,现场抽考题,根据所抽内容准备物品,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进行技术操作及向患者或家属做适当解释和健康教育。

    1.3  考核标准  参考基础护理学技术操作程序测评与考核,采用10分制,分为6大项:(1)素质要求1分;(2)操作前准备1分,包括个人准备,自我介绍,核对、向患者做解释(患者明白吸痰目的,配合操作);(3)评估患者1.5分,包括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的评估,物品准备,环境评估等;(4)健康教育1分;(5)操作过程5分;(6)操作后评价1.5分。

    1.4  监考人员及计分  监考人员5人,由护理部3人、医院护理质控组副高级职称2人组成,5人均参加过吸痰操作培训,在考试前组织监考人员学习评分标准,并统一解释评分标准。计算分数时采取平均分值,不当场报分。

    2  结果

    参考35人,最高分9.5分,最低分6.1分。根据打分标准中的6个项目,对扣分最多的4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没有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  考试中要求考生抽到考题后,要结合考题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操作前的解释。但多数考生抽题后,没有针对所出题目对患者进行评估。如患者血氧饱和度低、痰黏稠不易咳出,考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再进行吸痰。

    2.2  操作中与患者或家属交流沟通不够  在操作中对清醒患者交待吸痰中应注意方面不够,使用安慰用语不够,没有向清醒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程、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些考生操作前告知虽然做了,但解释太简单,仅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痰多要吸痰请配合,没有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讲解。

    2.3  无菌技术操作观念不强  在吸痰操作中,许多考生无菌观念不强,主要表现在:(1)带好手套后取吸痰管过程中污染;(2)戴手套过程中污染手套;(3)操作过程中不注意保持吸痰管不受污染;(4)用手取吸痰管的过程中,吸痰管受到污染后未更换;(5)操作后处理完用物未洗手。

    2.4  健康教育不到位  多数考生没有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3  讨论

    3.1  在训练中必须坚持与临床相结合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临床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几乎涉及所有的临床科室。正确、彻底的吸痰不仅可以避免并发症,甚至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吸痰操作,所有护士在学校均已学过,到医院后也经常使用,但医院在“三基”培养中没有进行过专门、正规的培训。这次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医院护理部按照医院管理年要求,对所有护理操作技术进行逐项培训、考试。在今后的5项“三基”训练、考试中,吸痰操作是培训考试中较差的一项。此次考试为尽量与临床相结合,在考试中模拟各种患者的情况来出题,其目的就是要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尽量做到护理技术操作训练不脱离临床,并且在平常工作中要做到训练与平时工作相一致。

    3.2  培养护士关心体贴患者  吸痰操作对清醒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痛苦的治疗,但对于咳嗽无力而痰又较多的患者,是一项必需的操作。所以要求护士在进行操作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并对患者目前的病情及患者的口腔、鼻腔局部情况进行评估,还要对患者一般心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如患者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而且在操作中要多关爱、安慰、鼓励患者,动作要轻柔,边操作边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痛苦减轻。而我们的考生在考试中仅以完成吸痰操作为目的,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没有想到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如何关心体贴患者、如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在今后的训练中要把对患者的关心、操作前对患者的评估、对周围环境的评估,对患者及家属的告知,操作过程中与患者的交流、安慰等贯穿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培养、锻炼护士对患者的同情心,加强以人为本的护理精神的培养。

    3.3  加强无菌技术操作训练  吸痰操作虽不是有创操作,但对清醒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痛苦的操作。如果在吸痰过程中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患者呼吸道黏膜的损害,而且整个操作是在患者的呼吸道内进行,所以要求在吸痰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特别是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吸痰更应该注意。但考生在考试中不是在取管过程中污染,就是在戴手套过程中污染,或者就是处理完污染物品后不洗手就做记录。从整个操作过程来看不是太熟练,虽然在考试前进行过训练,但多数考生没有引起重视。有些考生认为又不是有创操作,操作过程中稍微有一点污染问题不大。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无菌观念的训练,在训练和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反复强化无菌观念。

    3.4  训练途径的多样化  在护理技术操作训练中,应采取训练途径的多样化,从时间上分为上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定期培训等;在层次上分为专业培训和普及培训;训练方式可采用理论教学、示教室模拟训练和临床科室轮训实际操作三结合的方式,确保基本要领的掌握。同时注重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在训练中还应注意培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在吸痰后让护士能够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适时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心身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随着医院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要求护士的操作也要规范、符合操作规程。加强护理技术规范操作训练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任,有必要提高认识,不断研究和总结,增强护士的忧患意识,规范护理技术操作。

    【参考文献】

    1  马如娅.护理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3-185.

    作者单位: 650011 云南昆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编辑:萧  凝)

作者: 王方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