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门诊急救中套管针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作为急诊科的护士,我们接触危、急、重患者很多。在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的使用比普通输液更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以往在急诊工作中常常遇到下面的情况,如:脑外伤的患者常常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反复液体外渗,不仅影响了用药,造成了血管损伤而且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休克患者大都需要搬......

点击显示 收起

  作为急诊科的护士,我们接触危、急、重患者很多。在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的使用比普通输液更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以往在急诊工作中常常遇到下面的情况,如:脑外伤的患者常常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反复液体外渗,不仅影响了用药,造成了血管损伤而且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休克患者大都需要搬运、转送,一不小心就会导致针头移位脱出;还有癫痫持续状态、小儿患者不合作等种种因素严重影响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套管针的应用正好弥补了这一系列的不足。现将我院急诊科急诊抢救中使用套管针的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中使用套管针102例次,男70例,女32例,年龄7~88岁,所患疾病属普通外科者50例,创伤性休克者23例,颅脑外伤者29例。10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其余2例因患者过度烦躁致置管脱出,更换套管针后重新穿刺成功。

  1.2  操作方法  首先要选择粗而直的血管,越近心端越好,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等。因为越近心端所用抢救药品的效果越快。然后把止血带绑于注射部位上端,用碘伏消毒2遍注射部位,再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柄,把针芯后退少许,然后把软套管沿着针芯往里送到尽头,贴好专用敷贴。松开止血带,针芯慢慢退出,差不多完全退出时用示指或大拇指用力按着软管处,接通输液装置固定导管于皮肤处。最后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2  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经套管针穿刺置管(其中有2例因患者过度烦躁致置管脱出,更换套管针后重新穿刺成功)均建立了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使各种药物得到及时应用,所需全血及液体得到迅速补充,为挽救各类急症患者生命赢得了时间。

  3  体会

  3.1  套管针的滴速  应用套管针的滴速视不同液体每分钟可达100~180滴,其平均滴速较其他穿刺快35.7%。因此,对大面积烧伤、各种创伤性休克期患者,快速补充血容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价值。

  3.2  套管针易留置性  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就是要分秒必争,尽量减少穿刺所耗的时间,提高输液针的留置率。因套管针针头圆钝,穿刺后易于固定,即使在患者躁动、体位变更或搬动患者时,也不易脱出血管。

  3.3  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其输液针需视病情需要,留置7~10天。由于套管针其针管柔软,长时间留置于血管内不会刺破血管,不但可保证多次输液时的需要,还可减少患者因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痛苦,保护血管,节省临床穿刺操作时间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另外,套管针输液时可输液抽血一举两得。按常规输液法,直到见有回血,左手固定好针头及静脉走向,右手拿所需标本试管放在套管针出口的地方,然后松开左手,这样血就会顺畅流出,待到所需的血量时,再用左手示指或大拇指压住上方,右手通上输液管即可。

  4  小结

  套管针具有留置率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保护血管等优点,对抢救大量急危重患者有积极作用,避免了静脉切开导致的较大损伤,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急诊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满足了抢救危重患者多次输液的需要,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 521000广东潮州,解放军第188医院急诊科

  (编辑:杨  熠)

作者: 廖映英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