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4期

在中专技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中专技校学生为初中毕业生,较大学生更早的踏入集体生活,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难以适应,另外中专技校和中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等都不相同,中学时,老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而踏入中专技校,其学习、生活与大学更为接近,几乎要完全依靠个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高分考入中专技校的学生,......

点击显示 收起

  世界卫生组织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给人带来的痛苦更深重。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字,我国3亿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超过3000万人,突出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等方面。中专技校学生为初中毕业生,较大学生更早的踏入集体生活,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难以适应,另外中专技校和中学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等都不相同,中学时,老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而踏入中专技校,其学习、生活与大学更为接近,几乎要完全依靠个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高分考入中专技校的学生,则由于生活、学习不适应,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产生了失落感。再加上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就会产生心理困惑。就如心理咨询专家马建青所说“入学的新生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好比车子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人如果不做好准备,不随时调整自己,就有可能摔个大跟头”。

  1  在中专技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背景

  1.1  残酷的社会现实呼唤中专技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06年5月,北京市某重点大学新闻系一位女博士,因就业前景与预想的结果有较大的差距,便倍感失落,在毕业前夕,自所住宿舍楼顶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2005年4月,一名北京某大学中文系大二女生自理科楼9层跳下身亡。后经证实,确认这名女同学系自杀,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有一名住校男生跳楼身亡。据他的一名同学回忆说,跳楼前他曾抱怨“饭菜不合胃口,衣服也不会洗,不太适应这种生活”。

  1.2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要求中专技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系学生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数据显示,大学生已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区。而中专技校学生的年龄相对大学生则更年少,心智更不成熟,心理承载压力的能力更有限,因此及时发现和识别中专生潜在的、现实的危机,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则显得更为迫切。

  2  对中专(护)校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

  2.1.1  心身发育的不同步 

  中专生较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心身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体现在其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由于其生理发育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渐变过程,与此伴随的智力、个性、思维、认知、知识结构、价值观等表现出幼稚、多变[1]。相对于作为社会文化中心的成年人文化,中专技校生阅历缺乏,心理应变能力差,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处于这个发育阶段的孩子多数处于焦虑、恐惧和绝望之中,并迷失了自己。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

  2.1.2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2] 

  从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来看,价值观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个体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受个体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父母、学校、社会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把外在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个体又在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根据自我需要,不断选择、过滤外在的价值观念,将其整合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矛盾(人的多种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需要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孰轻孰重的矛盾),人在自我意识中对自己的认识和接纳程度,以及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对选择外部价值观的冲突等。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失去协调,就会产生心理困惑。

  2.2  中专技校生中突出的心理障碍

  2.2.1  人际冲突是导致中专技校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现代社会赋予了个人越来越多的独立和自由,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2]。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中专技校生中的大部分感到有学习压力;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中专技校生,缺乏集体合作精神,角色转换与环境适应障碍频频在中专技校生中出现。过强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我保护,再加上青春期自我封闭的心理,中专技校生中班级与班级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常处于焦虑和抑郁情绪之中,有的学生甚至讨厌和厌恶集体生活,有的学生甚至发展为严重的人际交往恐惧症。他们渴望交流,但又害怕交流,最终导致中专技校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

  2.2.2  就业压力是中专技校生学习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以往学校包学生毕业分配的机制,使中专技校生在就业上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和空间,如护士学校的学生,变以往仅就业于医院,而择业于药品、医疗器械、康复、美容、社区等更为广泛的各个领域。然而经济市场的高竞争性,使得人才市场对高学历的需求远远大于中专学历,这就给中专技校生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就拿目前大部分医院来说,护理本科生、部分大专生,毕业后可进编成为医院的正式职工,而中专护生由于某些原因,则只能成为医院以每月500~600元工资聘用的合同制护士,形成了医院内同工不同酬的特殊的护士队伍。这就使得在校中专生出现内心期望值过高与自身现有价值之间的矛盾,个人理想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都使得在校中专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常处于多重心理困惑之中。

  对于社会阅历丰富的成年人来说,以上矛盾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但中专技校生正处于青春期,易将这些问题视为人生的重大危机,就会倾向与否定自我、否定职业,甚至怀疑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3  在中专技校尝试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相结合

  3.1  学校要创建健康教育的氛围

  学校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地,是教育的核心,而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这就决定了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飞”、“学会创造”、“学会生存”,但这一切都必须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因此,就学校而言,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关注和考虑的。

  3.1.1  提高认识,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自觉性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是人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和背景,是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基础构成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见学校在学生智力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1.2  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1)建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要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就要寻求教育实际需要而又便于操作的模式,如组建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可直接对学生施加心理教育影响。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要在学校内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作为专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并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同时还要聘请校外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帮助中专技校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开设心理学及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情景法、角色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行为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有效地避免和防止学科教学中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科、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素质教育新局面。(3)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学生档案,保证学校教学秩序为拓宽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渠道,可在学校内根据学生的意愿,或根据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将每次咨询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将其内容归纳、分类,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将档案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存档管理。班主任老师要将学生的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健康教育中心”记入档案,班主任根据工作的需要,在保密的前提下,可通过“健康教育中心”借阅本班学生档案,使健康教育更好得为教育教学服务。

  3.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学校开展“倡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展风采”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倡导教学过程以学科教育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各学科教师都能够自觉地在课堂上融入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关心、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心身健康的发展,避免“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发生,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3  帮助学生自我潜力开发,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学生作为教育的资源,是一种活性的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其成长的无限可能性,它具有生生不已,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它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资源所不能比拟的[3]。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开放,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这比矫正学生心理问题重要得多。

  3.3.1  帮助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常醉心于自我,与孤独相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独来独往,他们的情感较为脆弱,有时可能独享其乐,但大多时间独受其苦。对受挫的耐受力极差,往往容易采取极端行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走进学生的心里,当好学生的心理“按摩师”,找准学生的不良现象,对症下药。和每一位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教学生把社交当成乐趣,而不是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多创造与别人合作、交流的机会,遇到冲突,则学会和运用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感受,以求理解和原谅对方。

  3.3.2  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挑战

  对于一个敢于挑战的人,他会致力于刻苦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并主动建立与他人的合作关系,提高自己的挑战能力。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他们自身的强项和长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做出鼓励,让学生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以不断强化他们的自信心。一个人一旦有了对自我的肯定性认识,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新挑战就会出现,借助这种挑战,学生就能对困扰自身的心理失衡加以调整。而且从长远来看,若能进而发展出这种鼓励之下,学生接纳自身能力和潜力的自我欣赏,使他们有勇气认可自己必须加以克服的缺点,这种影响将是积极而又长远的。

  3.3.3  勉励学生寻求自我超越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弗洛伊德在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出:人格结构中代表良心和道德力量的部分称为超我。它可摆脱自我、本我,是人最为可贵的素质,它可使人成为自己生命和命运的主人。勉励学生寻求自我超越,有助于中专技校生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和谐,从而造就了最美好和强烈的感情。帮助中专技校生追求超我的精神境界,教师不能简单使用知识传授的方法和手段,而是采用“生本教育”,让中专技校生在主动活动中发现自我、分析自我、探究原因、寻求方法、反思体验,形成思想、观念、能力等心理素质,使中专技校生的过去、现在、将来会以他们不断成熟、不断进步的方式体现出来。

  4  中专技校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和前景

  4.1  误区[4]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方兴未艾,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若干误区: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教育对象局限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把心理适应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层面的问题,采用说服教育等思想工作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4.2  前景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能积极地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身体变化,做到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成为适应性良好、身体健康的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点。

  5  小结

  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通过对话,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探索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而寻求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美国职业演讲人马文-马歇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我们不会责怪花,而是探寻花为什么没有长好的原因”。因此,学生有心理问题并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并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坚持学生心理各要素协同发展,使学生有意识地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那种成功、自信的感觉,使他们保持一种渴望、充实的心情接受生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教育研究,2003,7:67-71.

  2  蔺桂瑞.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观教育.教育援救,2001,12:34-37.

  3  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教育研究,2002,3:9-13.

  4  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2002,1:71-75.

  作者单位: 1 212001 江苏镇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2 江苏镇江,镇江卫生学校

作者: 罗平,嵇铂尧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