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6期

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和固定方法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0~3岁患儿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最佳部位和固定方法。方法选择0~3岁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改进组,各50例,观察留置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改进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0~3岁患儿应采用头皮静脉和改进后的固定方法留置静脉留置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0~3岁患儿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最佳部位和固定方法。方法  选择0~3岁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改进组,各50例,观察留置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改进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并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0~3岁患儿应采用头皮静脉和改进后的固定方法留置静脉留置针。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头皮静脉
   
  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利于及时的抢救和治疗,同时减少对患儿血管的损伤,加之家长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期望值较高,所以护士对患儿所提供的护理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4年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不断研究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最佳部位与固定方法,使留置时间达到3~5天,甚至7天,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BD公司Y-Ingama 24 G静脉留置针及透明敷贴,布胶布3条,一条稍长于患儿的头围,另一条约10~15 cm,第三条约5 cm,宽度均为6~8 cm,如对布胶布过敏者改为纸胶布。0.5%淡碘酒棉球数个,无菌干棉球1个,其余用物同头皮静脉输液。

  1.2  对象与方法  选择0~3岁的患儿10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改进组各50名。对照组,选择留置手和足的静脉血管;改进组,选择留置头皮静脉,如额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将头发剃去,范围约6~8 cm,清除头皮上的污垢,用淡碘酒棉球以螺旋形消毒,按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1],将留置针送入血管,观察药液滴入是否顺畅,确认无误后,撤出针芯,对照组只用透明敷贴对留置针做密闭式的固定。而改进组则用无菌干棉球垫在留置针的Y接口下,用透明无菌敷贴做密闭式的固定,将准备好的长条胶布固定透明敷贴的前缘,绕头围1周,后枕处将胶布对折,再用10~15 cm胶布固定敷贴的后缘,最后用5 cm胶布固定头皮针。如图1。

  图1  固定方法示意图 略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结果对照 略

  3  讨论

  由于0~3岁患儿的头皮静脉较手足部的静脉清晰,易于护士操作;同时头皮血液循环丰富,又无静脉瓣,不受患儿活动的影响;改进后的固定方法:接口下垫无菌干棉球,防止接口压伤皮肤;3条胶布固定敷贴,以防止患儿睡觉时磨掉敷贴;长条布胶布在后枕处对折,拔针时不至于使患儿疼痛。通过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组选择的留置部位和固定方法,不仅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较长,而且未给患儿造成新的损伤与痛苦,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使护士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其他的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笔者认为,本方法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小萍.护理学基础操作技术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3-117.

  作者单位: 625400 四川石棉,石棉县中医院儿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王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