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8期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我院设立老年病房,各种老年疾病中,痴呆患者占病房约三分之一,几年来就诊的51名痴呆患者,对他(她)们的日常生活护理、记忆障碍的护理、行为异常的预防及护理、心理护理,为照料者提供支持几方面进行剖析,为更好地护理好痴呆患者。[关键词]痴呆。患者。护理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我院设立老年病房,各种老年疾病中,痴呆患者占病房约三分之一,几年来就诊的51名痴呆患者,对他(她)们的日常生活护理、记忆障碍的护理、行为异常的预防及护理、心理护理,为照料者提供支持几方面进行剖析,为更好地护理好痴呆患者。

  [关键词]  痴呆;患者;护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老年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人病死原因的第4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痴呆患者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给直接照料者带来身心压力,如何做好痴呆患者的护理及给照料者提供支持是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提高痴呆老人生活质量的关键。综述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如下。

    1  日常生活护理

  不要认为痴呆老人已经痴呆,无需充实其精神生活,相反,这种患者仅靠服药治疗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安慰和生活调养。通过调查,了解到痴呆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也包括由于患者记忆力低下引起自理能力缺陷。痴呆组老人日常活动内容贫乏,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说明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利于预防或减缓疾病的进程。具体措施可根据患者及客观条件来确定,加强记忆力、计算能力、手工操作、语言沟通等训练,让老人多活动,以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提高痴呆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2  记忆障碍的护理

  痴呆患者不能有效交流,短期记忆丧失是早期征象,患者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是正常的,但功能缺陷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变得较明显。记忆不只是认知的过程,它与情感交流过程也是密切相关的,当某种原因使人在后天获得的生活习惯难以维持的时候,把他固有的愉快回忆作为刺激因子,对其进行持续刺激可以使其记忆再生,回忆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有许多种回忆明显有助于提高痴呆老人的自我价值,当痴呆患者由衷地谈论记忆起的愉快事件时,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与大家分享快乐,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很有意义的,经验记忆的分享可能导致连贯的交流,有意义的交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也可通过一些丰富的日常生活活动来提高语言和记忆能力,意在多用脑、勤用脑,以稳定情绪,保持精神愉快,延缓病程的进展,对待健忘患者应多鼓励,避免大声训斥,最好让患者选择自己最信任的护士,专人持续地进行护理,经常用患者敏感且愉快的语言刺激、尊重和爱护他,取得患者的信任,能使患者的记忆状况改善。

    3  行为异常的预防及护理

  痴呆老人常见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攻击行为(包括踢、推、抓、咬、打人、撕东西、破坏物品、骂人或语言攻击等)、身体非攻击行为(包括徘徊、坐立不安、重复动作、试图走到其他地方、不恰当地处理物品、不恰当地穿脱衣服等)和语言激越行为(包括持续要求帮助或引人注意、重复语言或问题、抱怨、消极待人或待物、尖叫等),有一些异常行为如攻击行为对患者自己、家庭、其他患者或护士来说是危险的。有研究表明,在护理之家的患者90%以上存在异常行为。行动异常产生的原因等认为是超过个人适应能力的内外部刺激大量作用于个体导致的无效性行为,症状的表现与个人应对能力进展性的丧失有关。因此,为了较好地预防异常行为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一切异常的根源,了解患者过去的生活习惯和喜好,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应对针对患者的异常行为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痴呆老人不能用禁止、命令语言更不能在患者存在异常时将其制动或反锁在屋内,这样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使病情加重。

    4  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是一种不可逆病症,其发病机制与环境及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鼓励患者与家人和亲友交往,以思想上、情感上尽可能沟通,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有幻觉症,特别是有迫害妄想症的患者临床表现是思维偏激、固执,对这类患者除给予语言抚慰外,应采取暗示和诱导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因为他们有记忆障碍,一旦有外来因素干扰,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即不再对原来的迫害内容有所纠缠,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耐心,尊重患者,倾心与其交流。

    5  为照料者提供支持

  由于痴呆患者住院治疗是短暂的,即出院后的治疗和护理更为重要,因此,家庭成员的精心护理对于巩固疗效,延缓病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照顾痴呆患者的医疗保健措施缺乏,长期繁重的日常生活护理给照料者身心带来颇大影响。照料者由于知识缺乏,特别是护理技能的缺乏,在给予重症患者的帮助过程中,深感疲惫。因此,应对照料者进行痴呆疾病常识的宣教,通过定期家访,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技能,指导照料者掌握与老年痴呆患者交流的方法,以减轻其心理压力。经实践表明,照料者的健康状况(心理和生理方面)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行为问题发生和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照料者初期做心理咨询,这样既有助于消除照料者自身的心理压力,又能减少老年痴呆患者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中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 430033 湖北武汉,湖北省中山医院

  (编辑:卫  东)

作者: 张助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